分享

关尹子:比智慧机巧更高明的是缄默和愚讷

 xdf666 2019-01-22

关尹子曰:“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关尹子说:“能令天下智者无法解答,用的不是智慧而是敦厚;能令天下辩才哑口无言,用的不是争论而是缄默;能令天下勇者心愿臣服,用的不是武力而是舍弃。”

困天下之智者,不在智而在愚(资料图)

本段指出了智慧、辩论、勇力各自作用的局限,并为医治单纯倚仗智慧、辩论、武力的毛病,找出了相应的对策,开出了医治的药方。

北宋初年,南唐向宋朝称臣,江左(南唐所在地)派使者前来向宋朝贡。这一次所派的使者是江南名士徐铉。此人学识广博、见多识广、能言善辩驰名于北宋朝廷。

宋朝政府依照惯例要遴派官员做押伴使,去接收贡品,陪同一起入京。满朝文武都知道徐铉博学多才,都怕由于自己学识不迭而丢体面,所以深怕被选为押伴使。宰相也不知选谁最好,就向宋太祖请示,太祖说:“你暂且退下,让我亲身来选吧。”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资料图)

宋太祖让宦官传旨,要殿前司写出十个不识字的侍卫的名字呈报上来。名单写好,太祖御笔一挥,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并说“就让这个人去吧。”满朝文武见了都大吃一惊,连宰相也不明其意,只得遵旨照办,督促那个被点中的人赶紧出发。

那个侍卫不知道皇上为什么派他去做使臣,也不知道应当怎么去做,又不敢问,只好渡江和徐铉会合。起初,徐铉言辞流利,侃侃而谈,旁观的都为之惊愕不已。可侍者基本听不懂徐铉谈的是什么,当然无言以对,只能嗯嗯哎哎地应着。

徐铉不懂得他学识的探浅,心想不能在宋人面前丢脸,于是,越发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过了几天,一直没有得到该有的回答,侍卫也没有与他进行任何辩论,徐铉自觉无趣,也累得沉默不语了。

智之极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资料图)

这个故事揭示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转化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并会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宋太祖正确地处理了“愚”和“智”、“讷”与“辩”这一矛盾关系,置使者徐铉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从而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如果让智者对智者、辩士对辩士,这样较量的话,如以火止火,以水止水,双方谁也不会服谁,难说输赢。

辩之极者,知辩果不足以喻物,故讷(资料图)

正因为单纯依靠“智、辩、勇”有局限、有害处,所以,关尹子指出了最高的智者、辩者、勇者与众不同的修养和做法:

“智之极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辩之极者,知辩果不足以喻物,故讷。勇之极者,知勇果不足以胜物,故怯。”

“最高的智者,知道智慧真的不能解决一切,因此不以聪明自居;最高的善辩者,知道辩论真的不能说明一切,所以常不做声;最高的勇者,知道勇力真的不能战胜一切,所以小心谨慎。”

大道先天,无形无言,无执无争,了道之士谨守“敦厚、缄默、谨慎”,所以看起来是“愚、讷、怯”的,但也唯有如此,方能纠治不忘“智、辩、勇”之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