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丹桂情结|人文怀旧

 米克的影与文室 2019-01-22
   老烟台差不多都有一个“丹桂”情结。

  烟台是个著名的侨乡,许多老烟台人定居海外,他们见了乡亲,几乎第一句话都是问:“丹桂还在吗?”著名京剧艺术家马少波在他最后一次返乡时,遥对“丹桂”虔诚地三鞠躬,泪流满面。

  “丹桂”是烟台最古老的大戏院,是市区东部最热闹的社区。它位于所城的西北,紧贴着所城。以戏院为中心,周围有几条街,可说是饭馆林立,商店接踵,距“四道弯”不远,还有庞杂的娱乐圈,仅舞台街上就有十几家演出各种曲艺节目(通称“落子馆”)的场所,而在福建会馆近邻的大型商场新世界开业的时候,当时的烟台人只要能动弹的,包括盲哑人,几乎都到场了,而且没有丝毫的“仇富”观念,为何?很耐人寻味。

  这得寻找“文化基因”。任何一座城市,特别是像北京、成都这样的古色古香的城市,都有“茶馆文化”,因为人们的感情需要交流,爱憎需要宣泄,必须有一个渠道。这个渠道在烟台就是“丹桂”。这个社区有中低档次的饭馆可供亲友相聚,有从河南坠子到山东快书的娱乐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还有“变戏法”、“拉洋片”之类的表演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大马路洋风浓郁,朝阳街干净漂亮,但那是上层人物的,老百姓在其中熙熙攘攘,找到了自己精神归宿的是“丹桂”。“丹桂”是市井文化的渊薮,是与市民感情最贴近的整体记忆。

  丹桂百年华诞时,来烟的某房地产开发商请了些文化人要为他的楼群命名。殊不知,对不知“丹桂”为何物的商人来说,“丹桂”只是一个宣传的噱头而已。“丹桂”情结,只是留在为数已经不多的老烟台人心中了。

  文/安家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