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昵称32901809 2019-01-22

目前我国已知存世的鹿角椅共七件:沈阳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皇太极时期的鹿角圈椅,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一件札萨克鹿角椅,其余五件均藏于故宫博物院。仔细考索这些鹿角椅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在宫廷家具中确属独特的存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五件鹿角椅皆为全鹿角椅,即除去座面和背板,主要构件皆以鹿角制成。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故宫博物院共藏有五件造型各不相同的鹿角椅,其所用鹿角,取自清代皇家狩猎活动所获之鹿。以鹿角制为宝座,内蕴不忘骑射根本,铭记满州源流之意。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鹿之种属

制作鹿角椅的关键在于鹿角,鹿角椅所用之角,皆系鹿角脱茸骨化之后的产物,但此鹿角究竟出自何种鹿之角的问题,以往并不为人深究,或指为糜鹿角,或语焉不详。观察各鹿角椅中较完整的鹿角,其最显著的特征为:鹿角自角盘之上不远即伸出眉枝(第一枝),距眉枝不远又分出冰枝(第二枝)。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代康熙朝鹿角椅局部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代康熙朝鹿角椅局部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代乾隆朝鹿角椅局部

乾隆皇帝曾有御制诗文《鹿角记》,并命人制为手卷,图文并茂,正可与鹿角椅相互比勘。并且《鹿角记》记载所猎获的鹿,夏季脱角,每增一岁,则角叉亦随之增加,多至八叉以上则鹿之年岁不可确知。那么,具有这种特征的鹿角,究竟属于哪一种鹿呢?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乾隆 御笔鹿角记图卷(局部)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乾隆 御笔鹿角记图卷(局部)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乾隆 御笔鹿角记图卷(局部)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乾隆 御笔鹿角记图卷(局部)

从乾隆时期有关秋狝行围绘画作品中可见所猎活鹿之形态,其中公鹿形象虽双角大小不同,角叉亦有多少之别,但眉枝与冰枝相距很近这一特征则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认为此类图像所绘之鹿,即是鹿角椅所用之角的主要来源,符合清代东北地区所盛产的马鹿的特征。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人绘《弘历逐鹿图》轴中的鹿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清人绘《弘历击鹿图》轴中的鹿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上:清人绘《弘历一发双鹿图》轴中的鹿 下:清人绘《弘历威弧获鹿图》轴中的鹿

马鹿,别名赤鹿、黄臀鹿、白臀鹿,雄性有角,有「八叉鹿」的称呼,近乎写实地描绘了鹿角的特点,并恰与刻在鹿角椅背板上的御制诗中「匠氏因教制八叉」、「猎获八叉角」之句吻合。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马鹿及其角枝的形态

以往研究者多认为用以制作鹿角椅的鹿应为麋鹿。但是麋鹿作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河沼地带,并在距今一万年至距今三千年的时段中数量繁盛,此后由于自然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猎杀已濒临灭绝,至清代仅在南苑皇家猎场中圈养若干。木兰行围所获之鹿数量庞大,动辄以百千计,以麋鹿在清代的种群数量怕是难以维持此种规模的围猎。更重要的是,麋鹿的角枝形态特殊,与上述鹿角椅所用之角的形态明显有异。此外,麋鹿的尾也长于其他鹿类动物,因此俗谓之曰「四不像」,故鹿角椅所用之角非麋鹿之角。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麋鹿及其角枝的形态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大都会博物馆藏清人绘《御笔南苑麈角图》卷所绘的麋鹿角

因此,清代所制鹿角椅,就现存者而言,自皇太极至乾隆时期,皆以当时当地最为常见的鹿类动物——马鹿之角制成。马鹿因早为满洲人所熟悉,兼以数量众多,故涉及秋狝之历史文献,皆不称之为「马鹿」,而径直以「鹿」这一概称指代之,其情形颇类「漆不颜色者皆黑」之义。自康熙时期至嘉庆时期,每值秋狝,于丛林间,张弓扣箭之际,鹿虽依旧,而人已非昨。行围连结着满洲人作为狩猎民族的历史,清代皇帝将在秋狝中所获马鹿角奉献宗庙,告祭先祖,并制为宝座,自有铭记源流,不忘骑射根本,保持满洲尚武本色之意。

「四不像」原来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