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西兰早期教育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19-01-22

新西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实践都极具特色,新西兰教育部所编写的幼儿教育课程大纲(Te Wh a riki)有四个主要的原则: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权利(Empowermerlt)——学前课程应使幼儿能够学习和成长;全面发展(HoliStic Developmerlt)——学前课程满足幼儿全面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家庭与社区(Family and Community)——家庭与社区应成为扩展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关系(Relationsmps)——幼儿通过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来学习。

由上述四个原则引伸出五个主要的课程思路:健康(Mana Atua:well bei.ng)——在幼儿园学习中,幼儿的健康要得到保障,情感的健全要得到培养,并远离伤害;归属感(Mana Wheilua:belonging)——在幼儿园学习中,幼儿对家庭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要给予肯定,要明白自己有存在的价值,要习惯社会习俗和日常场景,要知道可接受的范围和界限;贡献(ManaTangata:contribution)——在幼儿学习中,机会均等,每个幼儿都能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受到肯定,鼓励幼儿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沟通(Mana Reo:communication)——在幼儿园学习中,幼儿发展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接触其他文明的故事和符号,用不同的方法去创造和表达;探索(Mana aotu noa:exploration)——在幼儿园学习中,幼儿的游戏行为得到认可,能够获得自信和对身体的控制力,学会主动探索和思考,得出对自然、社会、物理现象、物质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这些经历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和能力,并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克服新的困难和挑战有帮助。

为使幼儿能够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新西兰幼教机构不断对儿童进行测评。幼儿教育测评示例《Kei Tua o te Pae/Assessment for Learming:Early Childhood Exemplars》正是基于教学大纲编制而成,它包括18本小册子,每一本小册子都用一个小故事来阐释教学大纲,帮助老师(家长)理解大纲的意义。只有幼教人员理解了早教大纲,才能确保孩子们能够达到大纲所规定的标准。这种闻名于世的'学习故事'是新西兰课程中最重要的评价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借鉴。

新西兰政府规定孩子满5岁当天入学(若正值放假期间就需要等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入学),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及能力,可以先在新生班(New Entrants)过渡,也可以直接进入一年级(Year 1)。就'从幼儿园过渡到学校——幼儿教育与学校课程的互相联系'这一问题,维多利亚大学讲师Ali Glasgow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就像种植一颗小幼苗,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宜有太大的震荡。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化过程是一种'过渡',而非生硬的'改变'。正是在'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之下,新西兰的幼儿园和小学成为孩子们喜欢的乐园。我们曾驻足到一个7岁孩子的班级参观,发现这里的教室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小学,他们被分成小组,教室里挂满了孩子的作品,还有很重的幼儿园气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