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不外传的养生秘方,补血、补气、祛湿、治痰,个个好用,收藏起来,为自己,更为家人! ★补血第1方:四物汤 有“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物汤,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见于晚唐医书,后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是补血汤,且见效快。 【组方】熟地18g、当归18g、白芍15g、川芎9g 【功效】 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制法】①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②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净,放入过滤纱袋中③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补气第1方:四君子汤 补气第一方是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四君子汤男女老少都适用,不过5岁以下的小孩就不建议服用。 【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是补气基础方。 【制法】①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红枣全部材料略洗一下,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②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30分钟。 ★祛湿第1方:白 .香 .御..湿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白 .香 .御..湿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芳香化湿的方剂加减而成,网 .上现已有成.品,使 用很方 便。 【组方】丁香、藿香、龙涎香、茯苓、艾绒、茴香、桂圆等十余种珍贵中草药精心熬制7天而成。 【功效】通经化络、祛湿散寒、化湿醒脾、健脾和胃,可以有效祛湿,改善因湿气重引起的面部油光,小肚子大,失眠多梦,寒性虚胖,女性因宫寒引起的经期不适、手脚冰凉,痛经等,脾胃虚寒引起的神疲乏力、腰腹酸沉等。 【制法】睡前取一贴,贴于肚脐部位,次日起床取掉。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治痰第1方:二陈汤 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制法】以上组方药材,加生姜3克,乌梅1枚,用水煎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