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中医人就不该错过的“国宝”古方!(上)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7-16

中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期间流传下来的古医名方,基本都延续着中医安全、方便、有效的特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解失眠…详尽到制法的十大名方药剂,云鹊医将分两期为您一一总结!非常实用,赶紧转发收藏哦~

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肝主生发且藏血,故曰:养肝必补血

有着“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物汤,已有着千年历史,其最早见于晚唐医书,后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一直以来被称为补血汤,见效快

【组方】熟地18g,当归18g,白芍15g,川芎9g。

【功效】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糙等状况。

【方解】当归可减轻妇女经前疼痛、腹胀,对缓解抑郁情绪也有帮助;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能辅助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川芎可活血祛风,且富含维生素E;白芍能增强细胞免疫,充盈气血。

补肾第一方:六味地黄汤

医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所创肾气丸,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肾气丸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而制成。六味地黄汤可用来调理、治疗老年性疾病,如肾虚、耳鸣、脱发等。

【组方】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滋阴补肾,可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虚火牙痛、牙齿松动及口舌生疮。

【方解】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兼调理遗精、遗尿,属本方三补。丹皮凉血清热而泻肝肾之火;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属本方三泻。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

【服法】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

【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

【方解】党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茯苓渗湿健脾,与苓术合用,可促使其健脾除湿及运化之力的增强;甘草甘温,能调诸药,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效果。

【服法】每日2-3次。

润肺止咳第一方:秋梨膏

【组方】鸭梨6个,干红枣80克,冰糖150克,老姜20克,蜂蜜80毫升。

【功效】去火,降燥,润肺,止咳

【方解】润肺,补血,暖胃,养神。滋阴润肺,通便清火。

【制法】

1. 将干红枣洗净后对切去核,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梨削去外皮、擦成梨蓉和梨汁。

2. 将去核后的红枣、姜丝、冰糖放入锅内,与梨蓉、梨汁一起加水搅拌。

3. 盖上锅盖,用小火煮约30分钟,后用漏网捞起梨蓉并挤出更多梨汁。

4. 将挤压后的梨渣、红枣和姜丝扔掉,锅内只留下梨汁,继续用最小火熬煮约1小时,至梨浆浓稠后熄火放凉。

5. 在放凉后的梨浆内调入蜂蜜,拌匀后放入密封罐保存即可。

祛湿第一方:徽琼散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是恶化疾病的“元凶”。徽琼散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参苓白术散】加减而成,其特点在于副作用小。

【组方】鸡内金3g,人参10g,赤小豆15g,薏米15g,白扁豆10g,茯苓10g,桔梗6g,砂仁6g,山药15g,莲子10g,甘草6g。

【功效】治湿气重,痰多,头脸油腻,水肿肥胖。

【方解】人参解气虚问题;鸡内金可运化水谷精微之所,尤能祛湿,主解脾虚胃弱;砂仁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脾虚胃弱;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肺弱、胸口闷之难题;山药、莲子滋阴补肾;红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均可利水渗湿;甘草用来调和诸药。

以上五大名方从补肾益气、祛湿润肺的角度展开,我们在汲取古今中医智慧的同时,一定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将其运用到现代医学中,为中医事业添砖加瓦。下期,云鹊医将为您总结“十大名方”后五方,明天同一时间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综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