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村民自称常遇春后代,家谱不可思议,学者:朱元璋被骗了

 松竹同音 2019-01-22

元朝末年,红巾军骤然起义,义军席卷大江南北,出身寒微的朱元璋最终成就大业。在朱元璋的手下,徐达和常遇春是稀世名将,如若没有这两人,朱元璋就完不成统一大业。然而,和徐达不同的是,常遇春在明朝建立之初就意外去世,朱元璋对着常遇春的灵柩发下毒誓,要善待他的后人,可没想到的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却被朱元璋一再苛责,最后死在广西。


常茂,常遇春长子,是朱元璋封的开国六公爵之一,也是唯一一个青壮派的公爵。洪武二年,常遇春在北伐获胜时意外病重,死在回京的路上,朱元璋出城迎接常遇春灵柩,泪流不止。不得不说,常遇春自从在和州投奔朱元璋后,是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再加上朱元璋早期重情义,为了表彰和缅怀常遇春的功劳,朱元璋发下毒誓,一定要善待常遇春的后人,并且在当年底,封常遇春长子常茂为郑国公。当年常茂年龄不到20岁,出席公开场合时,能够和徐达、李善长等人并列,前途不可限量。


为了培养常茂,朱元璋亲自指婚,将大将冯胜(冯国胜)的女儿许配给常茂,并且让冯胜手把手带着常茂去历练。冯胜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常茂,另一个嫁给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冯胜对这两个女婿都寄予厚望,尤其是常茂。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大将冯胜北伐,常茂、蓝玉为左右副将,出兵10万讨伐纳哈出(铁木真麾下大将木华黎的后代),这场战争旷日持久,最后纳哈出终于答应投降,带500人来冯胜营中“和谈”。

在谈判过程中,纳哈出对身后的手下嘟囔一段蒙古语,冯胜和蓝玉等人没听懂,但常茂身后的小厮略懂蒙文,他向常茂透露说:纳哈出是诈降。于是常茂没有向冯胜汇报,直接拔刀往纳哈出砍去。纳哈出惊慌失措,带着500人遁逃,招降失败。


冯胜大怒,不听常茂解释,认为自己马上大功告成,常茂却吓跑了敌人,把所有罪责都推给了常茂。常茂也没客气,向朱元璋爆料冯胜的诸多罪行。朱元璋听到二人的解释,各打五十大板,免去冯胜的主帅之职,并且贬常茂到广西龙州。从此,冯胜和常茂这翁婿二人,彻底闹掰。


《明史》记载,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常茂无后(三个儿子都死了),他的爵位被朱元璋夺回,赐给了常茂的弟弟常升。但广西桂林却有村民,自称是常遇春的后代,而且家谱中显示,是常茂这一支的后裔。因为常茂无后,所以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明史学者们反复研究,最后从《恭城县志》得到答案,学者表示:常茂当年是装死,朱元璋被骗了。


原来,常茂被贬到龙州后,龙州的土司名叫赵贴坚,他为了巴结郑国公常茂,得知常茂和岳父冯胜闹翻,把自己的独生女儿赵氏许配给常茂为妾。接下来,朝廷风云变幻,明初的第一功臣李善长因为旧案(胡惟庸案)被杀。

常茂和李善长素来关系不错,李善长又做过常茂的老师,常茂怕被牵连,整日心惊胆战,朱元璋连续下了几道圣旨,对常茂多加斥责,常茂心寒不已,为了保命,经过一番设计,常茂开始装死。当朱元璋接到常茂的“死讯”时,并没有表现慰问,而是派杨文、韩观二位大臣亲赴龙州,看看常茂是否是真死。


常茂把戏做足,找了一具腐烂的尸体穿上自己的衣服,然后逃跑到了广西桂林。因为南方天气炎热,尸体易腐烂,朱元璋派的人无法辨认死者是不是常茂,只好回复朱元璋:常茂确实死了。第二年,朱元璋封常遇春的次子常升为郑国公,常茂成功骗过朱元璋,隐居在桂林恭城县,并且和小妾生下4个儿子,从此在恭城生根。

《恭城县志》记载:常茂活到了永乐十八年,也就是说,常茂不仅骗过了朱元璋,而且死于朱棣时期。桂林市瑶族自治县有一个常家村,这里大多都是常茂的后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