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流感 你的口罩选对了?为您图解使用口罩的正确姿势!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1-23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危松青 高琳)今日,34岁的李女士和女儿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就诊,母女两都被确诊为甲型流感。李女士有点纳闷,自从进入流感高发季,一家人出门就会戴上口罩,为什么还是感染了流感。戴口罩到底能不能有效防流感?防流感的口罩该如何选择和佩戴?有关专家为市民支招。

  防流感,勤洗手和戴口罩同样重要

  看到身边很多人都患了流感,李女士在网上搜索预防流感的方法,得知除了打流感疫苗,最好的办法是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出门注意戴口罩。于是,李女士在网上给家人买了一堆无纺布口罩,出门就佩戴。昨日,女儿突然发高烧,今日李女士自己也感到喉咙痛、发烧,在医院进行甲流检测,都显示阳性。

  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曼知表示,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美国密西根大学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学生中,戴口罩和洗手降低流感样症状的传播有效率达到75%,而单独佩戴口罩可能不会显著降低流感样症状,这表明洗手和戴口罩同等重要。此外,还应该多开窗通风,充分休息、多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N95口罩才是预防流感的最佳选择

  “口罩的选择也很重要。”王曼知拿出4中常见的口罩介绍,第一种是纱布口罩(图A)。保护呼吸道免受有害粉尘、气溶胶、微生物及灰尘伤害的防护用品。优点就是透气性很好,能够顺畅的呼吸,但是由于缺少专门的过滤材料,只能阻隔空气中的大颗粒,对于细菌、病毒基本没有阻隔作用,不推荐用于预防流感。

  第二种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图B)。市面上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都是医院配备,主要以抗飞沫和大于4微米的颗粒物污染物为主。这是最常用的口罩,也很便宜、轻便,李女士选购的正是这种口罩。它一般有三层,虽然看起来很薄,其中有抑菌层,对一些病毒、细菌可达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由于气密性不太好,带上去不会觉得呼吸很困难。但是这种一次性口罩只能短时间佩戴,并不能起到抵御病毒传染的作用,建议使用后立即扔掉,因此不推荐日常长时间使用这种口罩防流感。

  第三种是外科口罩(图C)。这种口罩分三层,外层阻水,中层阻隔空气中5μm颗粒>90%,内层吸湿,在规定条件下,对平均颗粒直径为(3±0.3)μm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5%;故能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但气密性不太好。

  第四种是医用防护口罩(图D),即N95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米)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这种口罩才能最有效地预防流感。

  “了解了口罩的特点后,就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口罩选择时应注意大小应合适,贴合面部,材质表里如一,厚度与标识一致,包装完整,最好有独立包装,还要注意在保质期内。”王曼知还建议,家里若有人感染流感,建议尽可能隔离,减少与孩子接触。当儿童感染流感,儿童及陪护者都应佩戴口罩,并尽可能不更换陪护人员,以减少感染可能。

  预防流感正确佩戴口罩有讲究

  1.哪些情况应佩戴口罩:

  流感散发流行季节,在机场、地铁、火车站、电影院、商场等相对密闭的公共环境中,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主动佩戴口罩,减少病毒向周围扩散。在流感流行季节,健康人在进入人口密度集中区域应佩戴口罩,防止他人打喷嚏、咳嗽排出的病毒,避免受污染的手接触自己的口鼻引起疾病传播,家中如果有流感病人常常会引发全家感染,建议都佩戴口罩。

  2.戴口罩前后的那些事:

  ①佩戴口罩前洗手: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②分清口罩内外、上下:以医用外科口罩(图B)为例,从外到内为为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每层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因此要注意里外层(下图),正面对外,反面紧贴面部,不要带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注意口罩的上下侧,上侧为可定型的鼻条(金属条),能增加口罩与面部的贴合而提高过滤效果。

  ③佩戴时将有褶纹的一面向外,铝封条向上,再将两侧皮筋固定在两旁耳朵,把口罩上的金属条沿鼻梁和面部两侧按紧,以利口罩完全贴合脸部,拉开口罩褶皱,使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对于N95等医用防护口罩,戴上后可通过眼睛镜片是否起雾、口罩四周是否漏气来判断。口罩与面部贴合越好,防护效果越好。

  ④脱口罩:脱口罩前先洗手,将口罩的皮筋从双耳摘除,避免再触摸口罩外面的部分,将口罩丢弃在垃圾桶,再次洗手。

  ⑤口罩保存:非一次性使用的口罩不佩戴时,叠好放在清洁的袋子里,将贴紧口鼻的一面折向内面,切勿随便塞进衣裤口袋或者是在脖子上挂着。如有破损或者污染,应该及时更换。如果是一次性口罩,使用后应丢弃。对于有些带滤芯的口罩也需要及时更换口罩或口罩内的滤芯,注意口罩在保质期以内使用,并谨遵使用说明。

【作者: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危松青 高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