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6.07.28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IPC分类号B02C21/00; B02C13/13; B02C13/30; B02C13/286; B02C19/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包括污泥漏斗、打散机外壳、第一转轴、出料口、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污泥漏斗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正上方;所述污泥漏斗设置有漏斗支架;所述漏斗支架对称设置在污泥漏斗与打散机外壳之间;所述打散机外壳设置在打散机底座上,且打散机外壳与打散机底座水平无缝焊接;所述打散机外壳设置有筛孔、打散机底座和固定孔;所述筛孔设置打散机外壳内腔的中间位置;所述打散机底座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污泥在打散的过程中在旋转桨和螺旋桨叶的作用下,可以充分打散;同时污泥颗粒自上而下依次被打散使得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避免工人二次装料。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包括污泥漏斗、打散机外壳、第一转轴、出料口、电机和第二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漏斗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正上方;所述污泥漏斗设置有漏斗支架;所述漏斗支架对称设置在污泥漏斗与打散机外壳之间;所述打散机外壳设置在打散机底座上,且打散机外壳与打散机底座水平无缝焊接;所述打散机外壳设置有筛孔、打散机底座和固定孔;所述筛孔设置打散机外壳内腔的中间位置;所述打散机底座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底部,且打散机底座通过固定孔水平固定在地基上;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打散机底座上,且固定孔竖直穿过打散机底部;所述第一转轴上下对称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中;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轴承和旋转桨;所述轴承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上;所述旋转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且旋转桨与第一转轴的表面竖直焊接固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左下方,且出料口与打散机外壳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铰链和出料口盖;所述铰链设置在出料口上,且铰链与出料口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出料口盖设置在铰链上,且出料口与铰链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且电机与电机支架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电机设置有飞轮、皮带、联轴器、电机转轴和电机支架;所述飞轮设置在旋转轴和电机转轴上,且飞轮与旋转轴和电机转轴通过件连接固定;所述皮带设置在飞轮上;所述联轴器设置在电机转轴上,且联轴器与电机轴转通过件水平连接固定;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电机上,且电机转轴的直径小于电机的直径;所述电机支架设置在电机的正下方,且电机支架与电机表面水平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筛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螺旋桨叶;所述螺旋桨叶设置在第二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漏斗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正上方,且污泥漏斗下端口直径小于打散机外壳的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支架对称设置在污泥漏斗与打散机外壳之间,且漏斗支架与污泥漏斗和打散机外壳的表面竖直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设置打散机外壳内腔的中间位置,且筛孔的直径小于旋转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下对称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中,且第一转轴穿过轴承水平固定在打散机外壳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下对称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中,且第一转轴穿过轴承水平固定在打散机外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筛孔的正下方,且第二转轴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叶设置在第二转轴上,且螺旋桨叶的直径等于旋转桨的长。 说明书 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用设备,具体是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我们常见的污泥打散机形式各异,质量也良莠不齐;大多数污泥打散装置不仅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同时打散污泥效果差;而且在实际工程运用中,由于打散机械装置设计的不合理经常导致返工,重做等问题,浪费大量的能量资源和人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包括污泥漏斗、打散机外壳、第一转轴、出料口、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污泥漏斗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正上方;所述污泥漏斗设置有漏斗支架;所述漏斗支架对称设置在污泥漏斗与打散机外壳之间;所述打散机外壳设置在打散机底座上,且打散机外壳与打散机底座水平无缝焊接;所述打散机外壳设置有筛孔、打散机底座和固定孔;所述筛孔设置打散机外壳内腔的中间位置;所述打散机底座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底部,且打散机底座通过固定孔水平固定在地基上;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打散机底座上,且固定孔竖直穿过打散机底部;所述第一转轴上下对称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中;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轴承和旋转桨;所述轴承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上;所述旋转桨设置在第一转轴上,且旋转桨与第一转轴的表面竖直焊接固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左下方,且出料口与打散机外壳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出料口设置有铰链和出料口盖;所述铰链设置在出料口上,且铰链与出料口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出料口盖设置在铰链上,且出料口与铰链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支架上,且电机与电机支架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电机设置有飞轮、皮带、联轴器、电机转轴和电机支架;所述飞轮设置在旋转轴和电机转轴上,且飞轮与旋转轴和电机转轴通过件连接固定;所述皮带设置在飞轮上;所述联轴器设置在电机转轴上,且联轴器与电机轴转通过件水平连接固定;所述电机转轴设置在电机上,且电机转轴的直径小于电机的直径;所述电机支架设置在电机的正下方,且电机支架与电机表面水平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筛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螺旋桨叶;所述螺旋桨叶设置在第二转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污泥漏斗设置在打散机外壳的正上方,且污泥漏斗下端口直径小于打散机外壳的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漏斗支架对称设置在污泥漏斗与打散机外壳之间,且漏斗支架与污泥漏斗和打散机外壳的表面竖直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孔设置打散机外壳内腔的中间位置,且筛孔的直径小于旋转桨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上下对称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中,且第一转轴穿过轴承水平固定在打散机外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上下对称设置在打散机外壳中,且第一转轴穿过轴承水平固定在打散机外壳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筛孔的正下方,且第二转轴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桨叶设置在第二转轴上,且螺旋桨叶的直径等于旋转桨的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漏斗用于将输送和放置污泥;污泥漏斗上的漏斗支架用于支撑污泥漏斗;打散机外壳用于作打散污泥的容器,并给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提供支撑;打散机外壳上的筛孔用于筛选颗粒直径较小的污泥颗粒给第二旋转轴进行二次加工;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用于带动旋转桨和螺旋桨叶;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上的旋转桨和螺旋桨叶用于打散和排出污泥;出料口用于提供污泥颗粒的传输管道;出料口上的出料口盖用于防止异物进入打散机内造成危险;电机用于给整个打散机提供动动力;皮带用于将电机上的飞轮连接起来,并传递来自电机的旋转力;电机上电机转轴将电机的旋转力传递给飞轮;电机支架用于将电机稳稳的固定在地基上;本实用新型滚筒式高效污泥打散机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污泥在打散的过程中在旋转桨和螺旋桨叶的作用下,可以充分打散;同时污泥颗粒自上而下依次被打散使得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避免工人二次装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