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药物组合,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纯中药药物及使用方法,其各种原料药物用量为小九架25g、琥珀40g、麝香1.5g、穿山甲15g、全蝎25g、蜈蚣30g、皂刺35g、蟾酥5g、血竭9g、生川乌25g、生草乌25g、马钱子35g、白芥子25g、威灵仙45g、防己30g、地龙30g、冰片12g、真实薰衣草25g、月桂氮唑酮25g、医用磁片8枚。本发明使用方法为将该中药组合物制成药袋做成护膝。经初步临床观察,本发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尤以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最为方便。 主权项: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纯中药药物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原料药物用量为:小九架20~30g、琥珀30~50g、麝香1~2g、穿山甲10~20g、全蝎20~30g、蜈蚣20~40g、皂刺30~40g、蟾酥4~6g、血竭8~10g、生川乌20~30g、生草乌20~30g、马钱子30~40g、白芥子20~30g、威灵仙40~50g、防己20~40g、地龙20~40g、冰片10~14g、真实薰衣草20~30g、月桂氮唑酮20~30g医用磁片7‑‑‑9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纯中药药物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风寒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居各类关节疾病之首。给广大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心痛苦,被医学界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人身性疾病,常伴关节外病症状,故称类风湿病。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及腕关节等,常为对称性,呈慢性经过,可有暂时性缓解,由于多系统损害,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体,故认为本病是自身性疾病。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病因不明。与发病有关的因素有:①感染:病灶与本病发病有关。②遗传:本病病人HLA-DRwu抗原检出率明显升高,提示发病与遗传有关。③免疫机能紊乱:目前大量实验资料支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免疫系统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目前临床较难治疗的一种疾病,患者对治疗基本失去了信心。虽然,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该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应用了解除关节疼痛,防止关节破坏,保留和改善关节功能的基本方案,采取了:1.理疗:局部热疗、热水浴、温泉浴、蒸气疗法及石蜡疗法等均可使疼痛减轻晨僵消失,病人感到舒适。急性渗出性病变可用冷敷来减轻疼痛。红外线、超短波或短波透热疗法等也可增加局部血循环,促使炎症及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并以增强药物对局部的作用;2.药物治疗:水杨酸盐、消炎痛、异丁苯丙本酸、青霉胺(应用青霉胺治疗,除使关节症状缓解外,可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降低,类风湿因子转为阴性)、疏甲丙脯酸、雷公藤(具有消炎、抗菌、调节免疫、活血化瘀、杀虫等作用)、金制剂(可能干扰细胞的生化反应。对关节疼痛及晨僵有明显疗效,也能使血沉及C反应蛋白好转,有效率可达70-90%)、免疫抑制剂(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常用者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3.手术治疗:以往一直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对仅有1~2个关节受损较重、经水杨酸盐类治疗无效者可试用早期滑膜切除术。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有明显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矫正术,关节强直或破坏可作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负重关节可作关节融合术等方法。但据临床观察,部分患者一经短期内效果满意,但存在复发率较高,效果欠佳的弊病;有人应用痛点靶向疗法治疗该病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费用高昂,一般患者无法接受的问题;虽然干细胞移植疗法在治疗该病的领域上,日趋成熟,以其特有的优点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同时也为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干细胞移植疗法,就是通过专用的细胞分离液、提取、纯化后的到临床治疗所需要的细胞;经过静点,注射或接入等方法将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利用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的功能来修复体内受损的细胞,达到机体功能重建的目的。它属于一种生物细胞疗法,对患者的身体不会带来不良的影响),认为该疗法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只适用于临床试验,尚未大面积推广使用,且存在费用高昂,渴望不可及的实际情况。综合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截止目前,仍为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缺乏根治的疑难疾病。因此,最终从结果上看,这些治疗方案均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本发明疗法是集药物、穴位刺激、温热疗法、中药透皮吸收为一体的作用迅速、简便、价廉、安全、毒副作用小且科学和行之有效的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各种治疗方法的不足、治疗设备生产技术中、手术治疗及使用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纯中药制作的医疗器械。本发明采用来自于大自然纯天然、绿色、环保、健康、生态的地道中药材,能够使使用者在不觉中健康,快乐生活中养生,在不打针吃药、无创伤、无任何副作用、不做手术、不到医院住院治疗、理疗的情况下,在不受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的限制下,在不用学、不用掌握、不用操作、方便灵活使用下,通过正确应用就能够促进症状得到临床控制,填补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空白。临床实践及市场回访显示,本发明治疗方法,疗效可靠、经济实惠、使用安全、设计科学、构思巧妙、方法独特、实用性强,能够改变人们不良的治疗习惯。完全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疗法”和“自然疗法”要求,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健身的作用。 本发明具备了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设计更具有合理化、人性化、科学化,适宜各种人群的使用,明显提高疾病的预防、康复、保健、治疗作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中药护膝内的中药,经精心选择小九架、琥珀、麝香、穿山甲、全蝎、蜈蚣、皂刺、蟾酥、血竭等19种名贵药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纯中药护膝。将上述药物进行科学组合后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温经散寒、软坚散结、祛瘀消肿、舒筋活络、祛风止痛、通利关节的功效。从而达到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软化增生骨质的效果。其中选用经上百次反复试验,成功研制出的小九架(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山特产中药材,见《黄龙县志》,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应用此药治疗骨质增生症的相关报道)。该药物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行水散结、深入筋骨、祛风定痛,抑制骨质增生的作用;麝香具有活血消痈,散瘀止痛的效果;全蝎具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疗效;血竭用来祛瘀止痛,止血生肌;穿山甲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溃痈作用;当归是用来补血、活血。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药物还与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白芥子、威灵仙五味作用较强的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阳逐寒、消肿止痛药物组合。方中生川乌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生草乌大辛大热,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温阳逐寒;马钱子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白芥子抑制炎性渗出:白芥子苷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和重吸收。白芥子油外敷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使局部充血、发疱、温度上升。芥子苷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挥发油而具有刺激作用,并有强烈的刺鼻辛辣;威灵仙味辛咸温,功擅祛风湿、温经络、止痛消炎,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五味主要中药相互配合,具有协同、提高药效作用。 为了获得最佳疗效,本发明在上述药物基础上还加入加入防己、地龙、冰片、真实薰衣草、月桂氮唑酮等药物及医用磁片。防己苦辛寒,能利水消肿,祛除风湿,并有镇痛作用;地龙味咸,入肝经,有镇痉除挛、通经活络之功效,主治风寒痹痛和膝部肿胀。冰片是从中药中寻找出的新型透皮促进剂,含有较强的挥发油成份,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具开窍醒神,散热消肿、镇静止痛,实验表明有明显镇痛和镇静作用,局部应用,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及某些止痛和防腐作用;真实薰衣草是目前芳香疗法中最重要的一种精油,一直是最知名也最受欢迎的传统青草,它是一种常绿亚灌木,整株植物皆充满香气,是非常好的止痛剂,对各种疼痛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月桂氮唑酮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高效透皮促进剂,具备最理想的透皮促进条件,明显促进药物通过皮肤进入肌肉、筋膜、组织,提高治疗效果。全方配伍,补肝益肾、强壮筋骨以治本;活血柔坚、舒筋通络以治标;使骨强筋健、骨正筋柔、瘀祛肿消,关节疼痛减轻,肿胀消退、功能恢复。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磁片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精选的地道药材、优选的合理配方、科学的造型设计、中医理论的运用、临床多年的实验、不断处方的完善、多味药物的协同、针对病因的诊疗、绿色的环保材料,使本发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结合,才彰显出了独特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护膝各药物组分用量为在下述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小九架20~30g、琥珀30~50g、麝香1~2g、穿山甲10~20g、全蝎20~30g、蜈蚣20~40g、皂刺30~40g、蟾酥4~6g、血竭8~10g、生川乌20~30g、生草乌20~30g、马钱子30~40g、白芥子20~30g、威灵仙40~50g、防己20~40g、地龙20~40g、冰片10~14g、真实薰衣草20~30g、月桂氮唑酮20~30g医用磁片7---9枚。 优选为:小九架25g、琥珀40g、麝香1.5g、穿山甲15g、全蝎25g、蜈蚣30g、皂刺35g、蟾酥5g、血竭9g、生川乌25g、生草乌25g、马钱子35g、白芥子25g、威灵仙45g、防己30g、地龙30g、冰片12g、真实薰衣草25g、月桂氮唑酮25g、医用磁片8枚。 上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均为来自于大自然绿色、环保、生态、健康、地道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纯中药,优选为蒸浴疗法内的中药成分。本发明方法具有:①经多年临床使用证明,使用安全,高效、无害、无毒、无副作用、无不良反应,不刺激皮肤、不过敏、作用持久;②原料均为常用药,价格合理,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③历经数载,反复试验,不断完善改进,科学组方,专病专方专药针对性强;④具有科学的设计,对人体膝部关节有明显的舒适性,符合人体科学的要求,造型独特新颖,能够给人以美的感觉及舒适的享受;⑤经大量临床使用观察,一般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疗法7-10后症状就有所缓解;1个月后症状可明显得到缓解,持续使用2---3个月疗程就能够达到临床控制的目的,复发率极低。 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可使每位需要的患者及消费者既能感觉到温暖、舒适,又能取得显著的疗效,既能治疗还可以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症的发生。使膝部肌肉松弛,对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微血流加速,有利于消除血液瘀滞状况,降低骨内压,改善组织的营养状况,促进各种炎性介质的排泄,恢复局部组织的正常理化环境,从而减轻炎症性滑液对关节软骨的破坏,达到症状控制、肿胀消失、关节通利、功能恢复的目的。 本发明治疗范围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尤以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最为方便,其它部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改良样式后效果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及有益效果做进一步的阐述。 1)本发明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小九架25g、琥珀40g、麝香1.5g、穿山甲15g、全蝎25g、蜈蚣30g、皂刺35g、蟾酥5g、血竭9g、生川乌25g、生草乌25g、马钱子35g、白芥子25g、威灵仙45g、防己30g、地龙30g、冰片12g、真实薰衣草25g、月桂氮唑酮25g 2)本发明护膝疗法的制备方法:由药袋、医用磁片、内芯、松紧带四部分组成。 ①将上述护膝疗法的组成药物,严格按照处方药物进行(除麝香、冰片、月桂氮唑酮、医用磁片)筛选、清洗、烘干后,用医用粉碎机进行粗粉后加入麝香、冰片、月桂氮唑酮三味粉状药物混匀,将全部配方药粉装入药袋内后,再装入密闭的塑料内封口以防药物气味、药效散发,备用。 ②先将透气性能良好的纯棉布,进行设计、裁剪后缝制成上宽23cm、25cm、29;下宽30cm、32cm、36cm;高19cm、21cm、23cm。两侧外部凹进呈半圆形规格不同的内芯袋(必须预留装置药粉的入口),然后将备用的三种不同重量的药粉(分别为:50、55、60g不同的药粉按照规格大小),按照三种不同规格的药芯袋,将不同重量的药粉装入后,就可将内芯袋用缝纫机封口,再将封口的药芯袋中间用小井字形缝制数趟,以防止药粉上下左右走窜,经消毒杀菌后装入密封的塑料袋备用。 ③磁片为特制的医用磁片备用。 ④花色不同的100%纯棉布外套,是本发明的一种特殊设计造型,先由设计师按照上宽23cm、25cm、29;下宽30cm、32cm、36cm;高19cm、21cm、23cm,两侧外部凹进呈半圆形规格预先设计,进行标准裁剪后,再由缝纫加工技术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后。再将备用的8枚医用磁片按照每排2枚,共计4排的规格均匀分布缝入预定的部位,备用; ⑤最后由组装技工,先将药粉内芯装入外套,再将药粉内芯装入预定的最佳部位,缝合完毕,加固松紧束带,装入密闭的塑料袋,再进行消毒灭菌后,装入特制的包装盒内,整个程序完成。 3)工艺流程: 中药护膝内芯:除尘---水洗---炮制---粉碎----装入内芯袋----高温熏蒸---消毒灭菌---密封---使用时高温熏蒸----消毒灭菌----成品发明药围; 4)使用方法:(1)按照患者膝关节大小由专科医师选择型号(大、中、小三个规格型号),型号一定要与患者膝关节大小相适应。(2)使用时先将护膝外塑料包装袋打开后,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3)部分使用者开始使用时,确实感觉很不舒适时,经一段时间适应后,逐渐就会适应。(5)该中药护膝自使用之日起,有效期为6个月。(6)必要时每个月更换药芯一次。 5)使用误区及注意事项:(1)本发明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尤以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最为方便,其它部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改良样式后效果相同。(2)中药护膝疗法起效速度相对缓慢。对于急性病、重危病症应以其它疗法为主,可配合应用本方法使用。(3)中药护膝是为了缓慢调整人体生理平衡,见效较慢,所以使用时应有耐心,坚持使用,方能获效。(4)本发明中药护膝主要在于康复、治疗、预防。在治疗方面,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给使用者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可稳定和加速疾病的康复,防止疾病复发。(5)较严重的患者,配以其它治疗效果更佳。待病情基本稳定后,方可单独使用。(6)护膝中的药物,必须保持干燥,但不宜暴晒。(7)为了使药物得到不断发挥,可每隔一个月用手轻轻的将药芯拍打一次。(7)孕妇禁用。 6)日常护理:(1)由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时好时坏,目前并无根治方法只能控制暂时病况,所以在生活上就要特别注意保健;(2)减少长时间卧床时间,且在运动时不宜剧烈,可以选择坐着或卧床进行运动。若采坐姿,可将右腿打直、小腿与足部往上提,离地三十公分以上,持续五秒钟后放下,左脚也以相同动作重复,每日可多作几次,以能负荷为原则;(3)冬季清晨起床时要注意保温,可以做些暖身运动。动作如下:将双手向前伸直,手掌向下,往下、往后作伸展划水的动作,或者将双手举高至脸部,掌心朝向脸部,吸气后,双手向上、向外伸展,然后再缓缓放下;(4)寒冷的冬天,要注意保暖,关节疼痛时可以试试热水浴,减轻疼痛;(5)切勿任意进行推拿、按摩、拔罐等传统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以免造成病情加重,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或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机;(6)要有耐心地配合医师进行长期的治疗,定时服药、定期回诊,并接受指定专业的复健师进行正确的复健治疗,若有任何的不舒服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告知医生。 2、本发明纯中药制作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①病例纳入标准:经风湿四项化验检查及X线片确诊,并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②病历资料:共选择治疗组患者124例。其中,男42例,女8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25年,平均12.75年。右侧56例,左侧44例,双侧24例;对照组120例。其中,男40例,女80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4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0年,平均13.3年,右侧70例,左侧60例,双侧14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膝关节疼痛、肿胀和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髌骨下缘和膝眼处肿胀,膝髌周围和关节间隙有压痛,明显与天气变化有关,148个膝内侧副韧带均有压痛,52个膝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内翻,全部患者经化验检查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排除其它膝关节疾病,这些患者在接受本疗法前大多接受过局部封闭、中药熏蒸、膏药及口服各种止痛药物、激素及抗风湿类药物等治疗;少数患者多次接受过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及其它治疗,效果欠佳。 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两组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资料比较 2)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推荐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制定。 3)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发明为适合不同体型的人群,因此分为大、中、小三个型号,由专科医师根据患者体型,选择护膝的规格应与患者体型相适应。一般患者治疗期间不需借助任何药物辅助,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护膝能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理,说明护膝治疗该病起效时间较慢,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显效,一定要有耐心,必须让家属及患者增加护膝治疗该病的信息及决心;并定期或不定期同患者进行交谈,耐心听取患者诉说病情,让患者感到医师能完全接受自己的叙说,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交谈了解病史及起因,是暂时的,是可达到临床控制的,同时让患者注意点从自身引向外界,认清紧张或焦虑的情绪不利疾病的恢复,应放松自己,坚持做科学、有益的锻炼,合理饮食、作息,将有利于疾病恢复。治疗期间不需卧床休息,还可适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对照组:中药熏蒸,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连用5次疗程后可进行观察对照。 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判定。 临床控制:疼痛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度正常; 显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 有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无效:疼痛症状与关节活动均无明显改变。 5)治疗结果: (一)关节功能评分:①疼痛:无(30分):轻度不影响工作,生活(25分);运动痛,用药后能坚持工作(20分);运动痛,用药后不能坚持工作(10分);严重疼痛(0分)。②肿胀:关节积液;无(5分);轻度(3分);明显(0分)。③股四头肌萎缩:无(5分);2-3cm(3分);3cm以上(0分)。④活动范围:正常(10分);每减少10°少(1分)。⑤跛行:无(5分);轻度(3分);显著(0分)。⑥支具:无需(5分);单拐(3分);双拐(0分)。⑦运动:行走正常(20分);1公里(15分);500米(5分);小于500米(0分);上下楼梯无困难(10分);轻度困难(5分);困难(0分);跑步无困难(5分);轻度困难(3分);困难(0分);下蹲无困难(5分);轻度困难(3分);困难(0分)。 (二)疗效评定:以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复查相比较,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前后结果评定分数>30分为显效;11---19分为有效;6-10分为稍有效,<5分为无效。 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两组患者治疗10日后主要症状显效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10日后主要症状显著减轻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30日后主要症状减轻率比较 表5 治疗前后病情积分分析 6)典型病例: 病例一:陈×× 男 44岁 中学教师 2010年9月9日初诊 主诉:右膝关节疼痛3年,反复发作并加重半年。曾多次作过理疗、针灸、中药外敷、封闭等治疗,症状缓解,有时消失,但经常复发,遇寒凉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直接影响工作、生活。近半年来,发作较前明显频繁,疼痛加重。查体:右膝关节内侧中度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功能障碍。X线检查提示:膝关节有骨质增生改变。化验检查:血沉110mm/小时、类风湿因子(+)、反应C蛋白(+)。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经用本疗法治疗1周后自觉症状减轻,行走稍有困难;15日后症状明显减轻,肿胀消退;30日后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见复发。 病例二:;刘×× 女 51岁 营业员 2011年2月13日初诊 患者3年前感觉双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劳累、天气稍有变化时提前2日就全身感觉酸痛,活动受限。常服多种中西药物,症状时轻时重,后疼痛逐渐加重,需借助拐杖方可行走。于3个月前,曾在当地一家医院输液、理疗、按摩、电疗、中药熏蒸后,自感症状减轻,20天后症状如前。查:双膝关节明显肿胀,被动屈伸活动受限,关节间隙压痛明显,髌骨研磨试验(+)。化验检查提示:血沉60mm/小时、类风湿因子(+)、反应C蛋白(+);X线提示:双侧髌骨下缘均有骨质增生,膝关节间隙变窄。应用本方法治疗10日后自感症状明显减轻,肿胀消退,行走较前明显轻松;20日后,单独行走可达1公里;1月后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经常参加一些老年活动,活动后无明显异常。电话随访1年未见复发。 病例三:苏×× 男 47岁 货车驾驶员 2010年2月12日初诊 4个月前出现右膝关节疼痛,遇到天气变化时症状明显加重,曾在当地医院及外地多家医院就诊,化验检查提示:血沉33mm/小时、类风湿因子(+)、反应C蛋白(+);X线检查提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并行针灸、理疗、按摩等治疗疗效欠佳,后经人介绍锻炼运动一段时间后,患膝疼痛、肿胀加重,行走困难,前来就诊。查体:右膝关节肿胀、屈伸受限,髌周压痛(+)、髌骨研磨试验(+)、浮髌试验(+)。嘱患者停止锻炼,卧床休息,坚持使用本方法治疗,患者治疗一周后右膝关节肿痛消失,上下楼时疼痛明显减轻,20日后症状消失,屈伸功能基本正常;30日后疼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正常,上下楼梯时无异常。复查:髌周压痛(-)、髌骨研磨试验(-)、浮髌试验(-)。嘱患者减少负重运动,半年内尽量不宜大量运动,并配合直腿抬高锻炼。每半年复查一次,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四:朱×× 男 39岁 部门经理 2011年1月1日初诊 2年前患者自感左腿膝关节发软、无力、疼痛、肿胀因忙于工作而未加正规治疗,因疼痛明显影响工作、生活时,方可让员工到药店购买些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药物缓解症状。半年后双膝关节疼痛疼痛加重,天气变化时症状加剧,到当地一家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检查“风湿四项”后均异常,X线拍片提示:未见骨质异常。后经多家医院十余名医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理疗、按摩、刮痧、针灸、气功疗法治疗后病情不但无好转,反而较前加重。近日自觉疼痛加剧,且有肿胀感。查体:右膝关节肿胀、屈伸受限。经使用本疗法治疗2个月后复查,疼痛、症状消失,活动自如,无不良反应。经每半年复查一观察,效果满意,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五:周×× 男 48岁 建筑工人 2012年6月18日初诊 长期工作以下蹲姿势为主,工作完后自觉双膝关节酸痛不适,也未加重视。近3年来,膝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明显加重,遇到天气变化就不能正常工作,有时不能自动站立需有人搀扶方可立起,近半年来,上下楼时自觉困难。“风湿四项”化验:均异常;X线拍片提示:未见骨质异常。虽经多方治疗疗效甚微。经用本发明方法治疗一月后,自觉症状消失,行走、下蹲。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
|
来自: 昵称14956499 > 《专利中草药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