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河不只是一条水系

 汐钰文艺范 2019-01-23
2018年12月26日,我受邀参加天津广播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海河》摄制创意座谈会,并作了简短发言。在发言中,我首先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次来天津的情形,因为有一个细节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一个天气阴沉的中午,参观过大沽炮台后,我们一家人急着赶回市里。出租车走到半路,被迫停车等待,原来作为必经之路的海门大桥已到了开启时间。随着桥面的开启,3艘海轮缓缓驶入内河港,这种景象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当时真的被震撼到了。

  我举出这个细节,是想说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海河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地理事物。在漫长的历史年代,海河水系涵育了当今河北平原上的大多数城市,流短水急的海河各支流甚至曾是重要的交通孔道,从天津到保定的津保内河航线就曾繁忙了近二百年的时间。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大规模兴起以后,海河的航运功能逐渐淡化,直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但海河仍不失为一条京津冀区域的“母亲河”。

  正是由于海河水系的形成,天津才成为中国北方的漕运中心和内河航运中心;也正是由于海河水系的作用,天津才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港乃至“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贸易中心。今天的海河虽然已经无力承载货物运输的重任,但由于有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和快捷的铁路运输系统,天津港还是华北地区最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或许还有更远的地方,都在天津港的辐射范围之内。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河北雄安新区,也是以天津港为出海口的。

  海河不只是一条水系,它构成区域文化积淀的自然地理基础,它还构成京津冀区域居民心理认同的文化基础。海河水系流经的区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两个王朝的国都所在地,也是帝都文化和京畿文化的交汇碰撞处;在海河流经区域,文化的保守性与多元文化的交融性一并存在,而且属于同一个行政区域,其市场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是历史上的常态。海河水系流经区域被人为阻隔,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这期间,造成物资流通和人们出行的不便。

  现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实施了5个年头,制度“红利”也已充分释放,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今后的路怎样走,才是当下我们关心的重点。我们应该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举得更高一些,政府则负责维护基础设施和维持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最小限度地干预市场运行。这样,或许才会保证京津冀协同发展道路的顺畅。就像那座天天开启的海门大桥,海轮要顺着或逆着海河水的流向运动,海河水的自然流向便像运行顺畅的市场秩序,而定时开启的海门桥则如规则的守护者,保证满足各方面的利益。

  我特别盼望《海河》剧组的创作人员,能够将海门大桥的开启作为纪录片的开头画面,因为海河不只是一条水系,它代表着流域居民的心理和文化认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