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频道专访】蒋春婷-回顾2018 | 绘画作品展(用作品说话1635期)

 a岳阳 2019-01-23


蒋春婷简历


蒋春婷:职业媒体人,号妙吉祥、云林夫人、老境,结舍阿兰若处。工书画,善音律,好律诗,喜种花养草。常年居住山林,闻晨钟暮鼓,写春花秋月。其山水画以空灵清新,淡雅高古而得人们喜爱,被业内人士称为可以净心的禅意山水。



蒋春婷的艺术探微

赵焕昌

艺术的魅力在于用作品去感染人,让作者和欣赏者进行灵魂的碰撞,它和时空距离都没有关系。任何艺术形式的作品,常常在某一时刻变成你的心事、让你与其产生共鸣。

2008年的某一天,当代作家蒋春婷女士看到元朝高士倪云林的画,便接受了云林的一切。心灵的交流是没有时间和距离的差异的,这种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便是幸福的顶峰!



于是有了云林夫人的雅号。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我认识的艺术家当中,蒋春婷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修养上是做得最好的,正因为她立志高远所以让人感觉到脱俗;正因为她处事以德为据,因此做事无往不利;正因为她有仁爱,所以受人厚待;正因为她知识渊博,所以她的人生生动而有趣。这是也她做人、处事、做学问的人生准则。

艺术的价值源于艺术的思想性,而艺术的思想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与境界,称其为艺术家的人文高度。与蒋春婷聊艺术,她很少去谈论艺术家笔墨与技法,她看一件艺术作品总是落实到对于生命的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探索中,勤于思,敏于行,她往往把我带到另一个新的审美境界,您会深深的折服于她对人生、艺术、生活的从容,并乐享共中,无论繁华还是荒芜。



蒋春婷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但是在艺术上确缺少标新立异的勇气,多了一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毅力。近三十年来,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在艺术追求上趋于个性的、崇尚表达,中国艺术家直接或间接地吸收西方艺术的语言形式,各种演绎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盛世,进入了一个表面繁华而平庸的时代。


         

蒋春婷从来不去关注市场,她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上面了。她常常提醒自己,中国几千年一脉相承的绘画传统,是我们民族在审美上面的“共性”,这个共性是中国民族的“大美”,如果脱离传统绘画的基本理论和模式,任意挥洒,就会陷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境地,所以师古人、师造化是她一生的课题。“师古人”是一个认识和体会传统的过程,看蒋春婷临摹的作品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她的临摹不是复制,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是一个与古人对话、交心的过程。“师造化”是对自然和传统的了悟,蒋春婷对大自然的关照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她是投入真感情的,是用心的感受的,这个心不是平常心,是净心、灵心、德心,所以去看蒋春婷的作品,内含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跟蒋春婷要了几次她的资料,发过来的简历就是一句话,职业媒体人,工书画,喜音律,好诗文。于是我只好从其它渠道去了解她。了解到她成就的同时,也了解她的做人,她不在乎名头更不屑于名头,表现在绘画上,她所在意只是她的作品的所传达的艺术哲思与艺术创作力,怪不得她以云林夫人自居,云林作品洁癖她继承得很好,她对我说,在乎虚名的永远成不了大师,艺术作品拼的是艺术家的人格修养、品德品位,拼的是一张张具有鲜活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相对于她的作品,她人格的干净程度,决定了在艺术上,她始终都是精神贵族!



蒋春婷,好诗文,喜韵律、工书画、善太极、乐茶道、种花养草、向佛、道皈依.....她总给您无限可能,但是她是真正做到“逍遥游”的人,她说所谓的“游于艺”的最高境界是“忘”的境界,不要拘泥于形式,只有和精神世界发生关系才会做到无所束缚,才能真正打通之间的关系,做到精神的愉悦,这才是最纯粹的审美乐趣。正如她的作品,充满了高古气,纯粹的空灵意境,静谧高逸的禅意,这些审美自觉源于蒋春婷的“游乐”心态。

倪云林山水是高逸的最典型代表,以其独特的语言,把中国文人画发展到空前的完美。中国画的逸格也置于神、妙、能三格之首,确立其最高的美学地位。她以云林夫人自居,可见其品格的确不一般!




蒋春婷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