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技的无限发展,对人类而言究竟是喜是忧?

 老王abcd 2019-01-23

合传媒摘要:

2019/01/23

今天,面对高科技的新目标,给了我们极大的诱惑,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可以预见的,人类原有的生存价值的失落,出现“无用人群”的危机,我们有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准备吗?要知道,再怎么美好的憧憬,没有稳妥、周详的过渡的策略和制度,定会出现难以承受的社会动荡,船到桥头未必直!


本文系作者赐稿,作者沈敏特,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原题为《科技发展与人性空间》。

也许是受了苏格拉底的影响,我的自我评价是:在人类丰富无边的知识宝库面前,我一贫如洗,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的脑子里,疑云密布。我能作的回答,常是四个字:我不知道。


最近读了莫言的一篇短文,他建议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放慢速度。我呢,真拿不准主意,是赞同还是反对他的意见。但,有一点我和他一样,面对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有困惑,也有纠结。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常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面对。

这里有三个比较突出的困惑。


一是大多数人的生存问题。


二战后期,美国的原子弹炸毁日本两座城市,当时的解释是,提前结束战争,避免更大的伤亡。这与事实相符,当时的评价基本是一面倒:叫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武器的发展,包括当年参与原子弹研制的部分科学家,把研发原子弹看作终身的悔恨。因为,如今核武器的储量足以毁灭几个地球;而并无绝对的掌控能力,一个疯子,一个漏洞,一个疏忽,就可能造成人类的毁灭,用得上一个成语:命悬一线。不少未来学学者悲哀的断言:人类必将亡于高科技的无度的发展。如今更可怕的是独裁者的末路的挣扎和疯狂。第二次世界大战晚期,希特勒力图掌握原子弹,遭到具有人道精神的科学家的拒绝,未能得逞。很难想象,如果当时希特勒掌握了原子弹,二战的结局是什么样的,说真的,至今仍留后怕。而如今,核武器掌握在不同政治面貌的人物的手中,其中若有“布尔波特”式的狂人,在穷途末路时带着鱼死网破、孤注一掷的狂躁,世界将是怎样的呢?类似的政治人物发出过这样的声音:“没有我们(指他掌权的国家),这个世界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就是要用高科技毁灭世界的狂言,是一切独裁者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古代帝王没有原子弹,但死前都安排了一大批陪葬的活人活马,就是独裁者“我死你也死”的心理状态的历史佐证。今天的独裁者要想利用核武器,让世界为他陪葬,是不是一定不能得逞?也许我们已有很多可以防范的能力,但我还没有看到确凿无疑、万无一失的保障。这就是人类共同的危机。

希特勒


二是高科技的无限发展,是否带来人类生存价值的危机?


数字技术已经带来了很多可以替代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手段和条件。尤其是智能科学,甚至在脑力劳动上超越人类。围棋的人机比赛,透露了这个信息。大量机器人的出现和登场,已经剥夺了很多人的职业生涯。长期被看作“金饭碗”的银行业,正在大幅度的裁员,上海已有无人银行,就是一个“一叶知秋”的惊人的消息。未来学家已经给出了一个新名词,“无用人类”,而且预言,这种“人类”将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据极大的比例,甚至是90%以上。如实,这必是人灾。


当然,也能提出很多乐观的理由。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过新科技、新能源代替人类原有劳力的先例,如煤、石油、电力和相关的机器,最近的信息科学,等等。它们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人类能以适应、享用的素养和能力。


我以为从宏观上说,这是可以说得通的。问题在于,落实到微观层面,具体到每一个人,这将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创造很多条件的艰难的、痛苦的过程,并不能避免很多人难以更新而遭淘汰的命运。最令人担忧的是,可能出现知识财富的两级分化;这种分化不是经济分配失当的结果,不是权钱交易的结果,不是经济垄断的结果,而是智力生产失衡的结果。防止或消除这个结果的负面影响,需要先期的预防安排,如强化社会保障、基础教育,需要付出从物质到精神的成本,特别是可以应变的制度的准备。


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应变是我们最缺乏的资源,我们毫无准备,老年社会来临了;我们为生产总值的高增长喜悦和骄傲的时候,需要付出更大代价的生态恶化,摆在了我们面前。

老龄化社会


其实,世界各国许多的经验教训是摆在那里,只须学习和拿来就行了。我们却非要强调“特殊”,非要重新摸着石头过河,而无视现成的常识。我们常说的“后发优势”,并不神秘,就是吸取十七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才有超越的后发优势,就像一加一等于二,还需要苦思冥想,是西还是东吗!所以,在先已有代价巨大的泰晤士河十年污染、百年治理的惨痛教训,我们却还在畅想烟囱林立的城市远景。这就是前人跳进的深坑,撞伤的南墙,我们却要再跳再撞。这不是笑话,而是已成 一系列事实的,只能痛苦承受的误导。


今天,面对高科技的新目标,给了我们极大的诱惑,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可以预见的,人类原有的生存价值的失落,出现“无用人群”的危机,我们有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准备吗?要知道,再怎么美好的憧憬,没有稳妥、周详的过渡的策略和制度,定会出现难以承受的社会动荡,船到桥头未必直!


三是高科技的无限发展与人的情感、美感的扭曲和失落。


高科技可以替代人类的体力、智力,极大的提高物质生产力,带来了很多工作和生活的方便。但是,由此而来的,对于情感、美感的精神享受的影响,有正有负,值得思考和研究。这对未来的高科技的发展策略,意义重大。


有一句古代名言,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概括,曰:乐莫乐兮心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这一乐和一悲,都是人的精神享受的基本需求:人类需要相知、相聚的亲情和人情。但,高科技的发展,正给予无声的影响。


不难实际感知,由于高科技带来的通讯和交通的方便,人类的离情别绪正在淡化。如今拿起手机,就能实实在在的听到远方亲人的声音,看到他(她)的面容和表情、衣着、环境:远去地球的任何角落,24小时之内的航程,都能到达,地球在人的感觉中变小了。于是,我已经很少(几乎没有)在当代文艺创作中,能看到那些过去的文豪曾经给予我们的离情别绪的酣畅的描绘,是痛苦,却也包含着真情实意的美感。


很诡异的是,离情别绪的痛苦淡化了,却又出现了相聚之欢也淡化了。相聚是一种面对面的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是一种“乐莫乐兮”的心的颤动和欢快,是不可替代的。恰如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在面对面的时候,是全方位的交流,其中语言表达的因素只占30%左右,而70%左右的灵魂的碰撞,来自和语言融会一起的音容、体态和动作的表达。所以,通讯和交通的方便,永远替代不了一个相聚的空间。但是,数字化的网络技术,正冲击着“心相知”的空间。一个手机,可以把坐在一个沙发上的亲人或友朋,相距十万八千里,而错过了“心相知”的机会,连续的错过,带来的就是情感和美感的淡化。


“心相知”是一个有深有浅,有长有短,有大有小的情感系统,它的实现机会存在于人类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各种各样的接触中,情感的碰撞,美感的心颤,消化、积累而成为你内心的情感世界,无声地优化或是恶化你的整体素养。清晨出门,邻里相遇的一声“早安”: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和孕妇的让座的关爱:商店售货员热情的服务,等等一般的人际接触,都给你互爱的温暖。如果是友人的久别重逢;亲人的欢聚一堂,爱人的促膝谈心,更是“心相知”的人性欢呼。有人,特别是女性,不无担忧的说,如果网购完全替代了商铺,那种逛街选货,类似于打情骂俏的讨价还价的快乐就没有了。大多数人都在家上班,那种办公室的交流、配合的人际之美,也令人若有所失。最不可思议的是,智能科技甚至可以让机器人替代爱人,来谈情说爱,上床做爱,还有属于人,只属于人的人性的幸福吗?……这似乎有点荒唐,但确确实实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重大问题:


高科技的发展,怎样成为人性提升、充实、美化的强大动力,而不是相反?


高层设计需得消除“船到桥头自会直”的侥幸,让领导力和科学的预见成正比。从而化成:


充足的物质准备。


现代的制度准备。


文明的精神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