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王德亮)石太铁路,原名正太铁路。是由晚清大臣张之洞倡议,时任山西巡抚胡聘之于1896年11月奏请,经光绪皇帝批准,历经八、九年周折,终于在1904年开工建设,并于1907年竣工通车。由中、法两国合作修建而成。1937年后被日军占领,日军侵华期间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掠夺我国资源,为了物资和军事设施进出,他们在正太沿线修建不少的防御工事,这就包括今天要讲的北秀林炮楼、铁路桥;还有乏驴岭等炮楼等。 (图文/王德亮)炮楼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北省石太铁路翟家庄站附近(秀林镇北秀林村),乘坐石太列车去往山西方向即可看到。在铁路观望,炮楼的位置相当重要。既可以看到西边山西方向的来车,东可以观测去往石家庄方向隧道一头的动态。 (图文/王德亮)炮楼分为三层,因为第三层梯子损毁看不到内部的情况外,第二层,第一层分别有8个瞭望口共16个,一层有射击孔4个。顶层钢轨、木板、上口依然存在保存较好。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虽然遭到毁坏,墙面楼梯痕迹却看的很清。 (图文/王德亮)曾经二层顶部的钢轨梁已被取走。 (图文/王德亮)一层内,内大外小的射击孔。 (图文/王德亮)对抗日时期遗留当地的碉堡、炮楼设施小编采拍的也不少,但走进这座炮楼发现与众不同。战争时期的工事都有极大的防御功能,除了用坚硬的石块水泥为主体、必要的微型透气孔,射击口以外都没有什么大一点的透光窗户。而这座每层都留有8个窗户,两层共16个窗户(顶层除外),让我们一时感到非常不解?经过走访村内老人才得知此炮楼为二次建筑,原来的日军炮楼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国民党部队炸毁。 (图文/王德亮) 炸毁日军事设施行动在南横口的小南窑指挥,据马先生和程老先生讲诉由于桥的一面是高山,按当时的飞机技术来说还不够先进,必须在山对面开始俯冲下来,投弹后再马上将飞机高度拉起,否则就要有撞山的危险。 (图文/王德亮)炸毁的不仅这座炮楼,还有对面山上一座如今只剩下遗址的碉堡以及部分桥梁。设施被炸以后侵华日军心急如焚,加急的用枕木临时架起桥墩支撑铁路通车,并加强周围的军事戒备。看着每天被日军掠夺的物资再次被火车运走,八路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是日军戒备森严不易靠近,当时的甘陶河还没有张河湾水库,水流较大。经过商量战士们在梅庄一带潜水携带煤油、汽油将枕木桥墩点燃。 (图文/王德亮)据南横口、北秀林两村老者讲诉,汽油、煤油点燃加上枕木本身就经过沥青的浸泡,一时间火苗比此处的山还要高。八路军烧毁桥梁行动有力的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 (图文/王德亮)解放初期为防止残余坏人对铁路设施进行破坏,八路军在原址修建了这座有青砖建成的防护炮楼。图为一列客车穿过石太线翟家庄隧道。 (图文/王德亮)桥墩墙体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弹痕至今仍就清晰可见。 (图文/王德亮)外面透过瞭望口看到的炮楼内部。 |
|
来自: 公司总裁 > 《文件/知识/兵法/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