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成都市区半个小时的车程 有两座以“凡朴”为名的生态园区 一个凡朴农场 一个凡朴生活民宿聚落 农场占地138亩 成立于2014年总投资300多万 农场的男主人-陈浩 一位空军退役军官 退役后09年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读博 他本来是读计算机专业 一次科研机会 他了解到“鱼菜同生” 他觉得这个方向很有发展价值 军人出身的他说干就干 他立刻在成都的后花园——温江 租了一个大棚 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搞起了实验 鱼菜共生,干净、美观 在陈浩看来 它是最适合城市人的耕养系统 陈浩亲自设计 并为这一鱼菜共生申请了专利 但是他觉得并不够 鱼菜共生系统在国内绝大多数家庭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于是 他做出一个更大胆的决定 成为一个农场主 并把他的妻子涂海霞 当时正在某O2O平台担任副总裁 拉了过来一起成为真正的农人 取名-凡朴农场 “凡朴”,一是有着返璞归真字义,二是「朴门永续设计」的缩写。朴门永续设计的英文「Permaculture」,是由permanent(永久的)、culture(文化),以及agriculture(农业)所组成的新词。朴门的精神是巧妙运用自然、模拟自然,以永续的方式提供人们食物、能源,以及其他物质与非物质的需求。 在发展鱼菜共生过程中 陈浩夫妻也想在农场种点其他产品 慢慢的开始种菜,养猪、牛、羊等等 逐步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农场 美丽的凡朴农场 他们从附近拆迁的村子收了很多老家具老物品来装饰空间 大棚里采用鱼菜共生的模式种植草莓、西红柿 农场里骏马犟牛陪伴 猪大爷受尽小山羊的欺负 晒干菜 生态养殖区,中药渣循环利用 发酵床养猪 粉刷壁炉,期待友人的到来 农场一天天发展起来 种植养殖的产品越来越多 产品销售就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 凡朴农场积极的加入了本地农夫市集 也开始积极引入CSA社区支持农业 加入了WWOOF (让都市人体验农村生活而推出一种“以工换食宿”的工作假期) 加入WWOOF后吸引大批国内外有机农业爱好者 五年下来 有42个国家116名国际义工参与了农场的建设运营 义工们在各自分享自己的故事 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主修土壤和生态可持续专业的Adrienn向凡朴妈妈学汉语,妈妈给她取了一个中文名:安卓琳。 Elena,来自纽约布鲁克林,性格腼腆。就读于电影专业全球TOP1南加大学。未来的导演。 来自丹麦的Jeppe和Ditte,为大家带来丹麦的美食盛宴,在农场是陈浩的好帮手。 凡朴农场的鱼菜共生系统,好想摘一个小番茄 随着农场农产品生产和营销问题基本解决之后 农场开始正式对外营业了 开始拓展各种亲子体验活动 陈浩和涂海霞重新规划农场 为络绎不绝的大小客人们提供休憩和游玩的场所 更不断补充新的体验项目 “人是属于自然的,虽然经过千万年城市化进程,但你看看,现在的白领金领,越来越喜欢徒步、登山、潜水等和自然接触的活动。”对农场体验类项目的火爆,陈浩很淡然。 夏令营活动 度中秋,孩子们在开放式厨房自己动手做美食 稻田艺术 凡生陶社,烧制出各种有温度的器具 陈浩给大家讲解鱼菜共生系统 科学讲解也可以妙趣横生的歪果仁朋友 当然凡朴农场还有烘焙教师、染坊等 为孩子提供了很多室内DIY项目 还有丰富的户外活动 蚯蚓观察盒、植物名牌、花园改造、搭建鸟巢、建造昆虫屋 体验式 趣味式 授课式的课程活动 让农场除了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体验式活动 更是在农耕活动中 孩子们能学到和书本上不一样的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