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1-24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君子动口不动手。——谚语

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小欣,她跟班上其他孩子合不来,每到下课,其他同学都躲得远远的,疏远小欣,不愿意跟她一起玩,孩子在班上简直被孤立了。我觉得特别奇怪,孩子特别文静,学习成绩很好,上课也很积极,怎么没有同学和孩子玩呢?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利用几次下课的时间,仔细观察了孩子的一些行为。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她喜欢对身边的同学拳脚相向,有时候同学不小心路过,把她的书碰到地上,她立马起来就给别人一拳,还不允许其他同学说她任何不好。

有一次,一个男孩子捂着头跑到办公室来告状,说下课说小欣脾气大,结果小欣走上来就把孩子往墙上撞。男孩子委屈的摸摸头,我又好气又好笑,气的是担心孩子头撞到了,好笑的是现在的女孩子脾气越来越大了(这里要说一下小欣还挺会挑人的,一般会欺负比她个子小的同学,个子稍微比她大一点的,她就不动手了,只是骂骂,比如这个男孩子,小欣也知道挑软柿子捏。)

……

还好男孩子头只是轻微的磕碰,没有大碍。

还有一次更危险,上体育课,几个孩子抢着打乒乓球,她没有抢过,非常生气,直接一个乒乓球拍就给同学扔过去了,差点打到同学的脸,酿成大祸。

跟小欣做过沟通,问过她为什么喜欢打人。孩子摇摇头,她跟我承认打人是不对的,但是看到其他同学惹自己生气了,懒得说话,控制不住就动手了。

为什么孩子爱动手,而不沟通呢?

其实孩子的每个行为都是因为有一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的有些行为是属于潜意识层面的,有些是显意识层面的,潜意识层面的需求,孩子自己也说不清楚,于是直接就转换成行动。

孩子产生打人的行为,一般来讲,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来自家庭或者其他渠道的模仿。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孩子年龄很小,模仿力很强。自己又没有办法辨别是非对错。如果咱们家长朋友在教育中,经常用武力来训斥孩子,她就把咱们的方法学到了,也对待其他的人诉诸武力。

另外就是孩子经常看一些充满暴力的电视作品或者动画片,模仿其中的情节。

比如之前有一段时间某羊动画片,有的孩子模仿动画片里面的情节,把另外的孩子架在火上烤,还有这个动画片里面的暴力——用平底锅打人。

第二个原因、孩子内心受到伤害,感受到愤怒,受到挫折。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比如孩子之间经常因为斗嘴最后演化成为斗殴,往往是因为一方出言不逊,另一方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威胁,而最有力最方便的反应当然就是出手攻击。

第三个原因、孩子不自信,心胸不够开阔。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孩子嫉妒,或者发生冲突,产生争辩的时候,就用武力来表达嫉妒,解决冲突或者赢得这个争论。

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嫉妒其他的同学,从而产生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比如之前班上就发生过一件事,一个孩子因为其他孩子成绩考得比自己好,就去打别人,把其他同学的卷子撕碎。

第四个原因、打人成为孩子的一种交流方式。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之前班上有个孩子,下课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把班上每个孩子的手拍打一次,跟孩子沟通,原来这是她与其他孩子沟通的方式。

如果咱们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沟通表达习惯,而是通过打人来表达自己需要,那么当孩子步入成年,在社会上积压很多情绪在心中,不表达出来,遇到难易解决的问题,积压要一块,最后往往会大爆发。

怎么让孩子改掉爱打人的坏习惯呢?咱们可以按照三步来培养孩子。

第一步,让孩子把打人的原因说出来,咱们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感受。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当看到或者听到孩子动手打人的时候,咱们不要对孩子一顿训斥或者一顿批评,而是好好的沟通,让孩子把打人的原因说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和错误。

接下来家长可以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让孩子从打人的行为转化到体验自己的感受上面来。比如其他孩子拿了孩子的玩具,孩子准备去打其他孩子,咱们可以跟孩子说,“我看到其他小朋友拿了你的玩具,你非常生气,你希望他不要随便拿你的东西。对吗?”

又比如看到孩子跟其他朋友玩,但是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咱们可以这样跟孩子沟通,“我看到你跟其他小朋友动手了,你们之间肯定发生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你可以告诉妈妈吗?”

咱们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实的把孩子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等同于告诉孩子,“宝贝,我理解你,我听到了你要说的话,你不需要动手。”

这就是停止孩子动手的“镇定剂”。

第二步、给孩子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教孩子释放情绪和表达需要。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有一个教育工作者曾说过一句话,“孩子所有的不好行为都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而不是问题的本质,我们必须找到问题真正所在,才能帮助孩子去改善。”

孩子在第一步把自己的行为原因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之后,接下来他的行为咱们可以去理解了。然后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跟孩子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当前的困扰,教孩子除了打人之外,还有很多种其他的解决方法。

有的孩子喜欢打人,而且打了之后呢,自己会觉得非常开心。这个就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打人=开心,要破解这个循环,需要找到这个行为背后孩子的需要。

这里举个例子就好像上海交通非常堵,路边有一些非机动车道没有栅栏,于是有的人就会冒着风险,走非机动车道来避开拥堵,如果侥幸没有被交警逮到,那么下次可能继续侥幸走这个非机动车道,因为可以有避免拥堵的好处。

比如班上有个孩子下课的时候。就喜欢拍其他人的手,其实孩子的需要就是获取其他同学的关注。

我跟孩子沟通,告诉他跟同学交流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咱们不知道表达,可以写些纸条给其他孩子,通过文字来沟通。当孩子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达到交流的效果的时候,孩子也就不会再用打人的方式来交流了。

第三步、家长要以身作则,文明沟通,拒绝暴力!不要用武力来教育孩子。

孩子爱打人,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79

估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孩子太淘气,咱们一时间气不过,也不想跟孩子讲道理,上来不由分说就给孩子一顿“红烧屁股”。

因此孩子在愤怒或者生气的时候,也会模仿咱们大人:如果你对某个人非常的生气,那就可以用武力打他这种方式,让他不再做让你生气的事情,父母的做法当成了榜样。

咱们可以教会孩子沟通表达需要:

1、把自己看到的事情说出来。比如“我看到你拿我的玩具!“。

2、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比如“我感到非常生气!”

3、表达自己需要,比如“我需要你尊重我对玩具的控制权。”

4、表达请求希望对方怎么做。比如“请你以后要玩我的玩具,是否可以先询问一下我?”

教育的核心就是不要只看孩子的行为:打人或者骂人,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要。

所以建议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一些有错或者存在偏差的行为,首咱们不要先简单粗暴的加以否定,一味的批评指责,这样会导致孩子的抵抗让咱们的教育变得无效,而是要去挖掘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孩子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爱打人的行为。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继续为大家分享《100个好习惯》系列80——孩子爱偷懒做事散漫,怎么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