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小儿湿疹(二则)

 origin6 2019-01-24

    王二留,9岁,车站家属。1972年正月初七,患黄水疮45日,始起于头顶部,搔痒抓破後,黄水所到之处即浸淫成片,渐及前额,双颊,四肢,胸背,全身无一处完好。日夜瘙痒无度,嚎哭不止。颈侧、腋下、鼠蹊部之淋巴结全数肿大疼痛,高热烦渴。其母以玉米蕊棒给其搔痒,搔至血水淋漓亦不能止痒。时病孩已不能起床,其父来城代诉病情,考虑爲湿热化毒,乃疏连翘败毒合三妙汤,重加土茯苓、苦参、白藓皮、苡仁化湿,生石膏清阳明经热:
    土茯苓120克,煎汤代水煎下药:
    二花、连壳、生石膏、苦参、白藓皮、生苡仁各30克,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桔梗、苍术、黄柏、芥穗、防风、甘草各10克,3剂。
    上药服後,黄水渐少,患儿已能起床,由其父背来门诊就医。视之,其衣裤皆被黄水痂粘于身上不能揭起。据云,夜间脱衣睡觉,早上起床,其身上之黄水疮痂即和被子粘在一起,一揭就要粘去少许皮肉,痛苦不堪。如此重症,确属罕见。仍予原方6剂,3剂内服,3剂洗,内服方加全虫12只、蜈蚣1条、乌蛇肉30克研粉,蜜丸先服。
    另拟外敷渗药:
    蛤粉、青黛、滑石、甘草、生硫黄、苍术、黄柏、苦参各30克,雄黄、冰片各15克,共研粉,洗後乾渗乾疮面。
    一周後又带病儿来诊,其症已癒七八,全身脱一层壳。用二诊方後即不再流黄水,痒亦轻微。唯夜间烦渴,心烦不宁,瘙痒时有发生。舌光红无苔,便燥34日一行,努责殊苦,甚则肛裂出血。证属血虚生燥,乃予大剂桃红四物汤加首乌、蒺藜、黑芝麻、丹皮、紫草,5剂後痊癒。
    城关粮食加工厂曹继柱之女1岁半,泛发性湿疹70余日,用上方小其剂,3日而癒。198318日受风复发,针尖大之红疹密匝匝布满全身,胸腹四肢重,瘙痒无度,哭闹不休,夜甚。搔破流淡血水,血痂斑斑。证属湿疹後血虚风袭,风毒郁于血络,演化爲"血风疮"症。予下方3剂,养血凉血疏风解毒又癒。
    生地、当归各10克,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紫草、白蒺藜、首乌、皂刺、炒芥穗各5克,乌蛇15克,鲜生姜3片,枣4枚。
    按:小儿湿疹古谓胎毒,由孕期过食辛辣发物,遗毒于胎儿所致。出生後,多数在3周内透发于外,当因势利导用连翘败毒散合三妙敷(“散”之误?),重用土茯苓、白藓皮(可清湿热,疗死肌)、苦参,升散化湿,清解内毒,经治数百例,少则3剂,多则5剂即癒。重症加虫类药(全虫、蜈蚣、乌蛇)入络搜风解毒,止痒特效。本病治则,以清解内毒爲主。渗出液多者,可选解毒、拔毒、清凉燥湿止痒散剂外渗。若内毒未清,单用敛疮涂剂,则易使湿毒内攻。南关镇一小儿,湿疹用膏剂外涂,外症消失,3日後内变爲急性肾炎。此时仍以连翘败毒散加麻黄、红豆,透毒于外,仍未爲晚。可惜医者不察,只管打针输液,不效,去太谷住院,焦头烂额,致成肾病综合症。数月後邀余诊治,问明原委,遂以连翘散毒散合麻杏苡甘汤加红小豆、丹皮、紫草、每服皆得润汗,小便渐多,浮肿、蛋白尿逐日消退,月余痊癒。
    湿热爲粘腻之邪,如油入面,缠绵难解。经治病例,由于过用升散燥湿之剂,有个别病例出现燥化、伤阴之弊,此亦"见病治病"之过。以桃红四物汤凉血活血,养血润燥,可免此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