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1-24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名言

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给大家分享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之前在上班会课的时候,曾经问过孩子一个问题。咱们都可以来看看这个问题。在海边,有两个养鱼的渔民。避免后面描述出现一个渔民对另外一个渔民说。咱们将渔民称为a和b。

渔民a对渔民b说,他在他的鱼塘里面放了十斤鱼苗,结果一年之后收获了一百斤鱼。渔民a看到第一年收成这么好,第二年他就买了20斤鱼苗,结果第三年收获了200斤鱼。太划算了!

另外一个渔民b听了渔民a的说法,心里特别开心。他心想这个太容易了,我马上就去试一下!于是这个渔民就在他自己的池塘里放了30斤鱼苗,一年之后果然收获了300斤鱼。

渔民b一想挺开心的,于是一狠心又放了一百斤鱼苗,经过一年焦急的等待,一年之后还是只收获了300斤鱼。渔民b怀疑是不是鱼苗不够,于是他又加到200斤鱼苗,一年之后,结果他发现鱼塘里面的鱼只有200斤了……

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一年后收获的鱼反而少了呢?

很简单,因为鱼塘的容量是有限的,这里面可以容纳的鱼苗也是有限的,显然后面一个渔民b思维上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线性思考问题,或者叫做单一角度思考问题。

什么是线性思维呢?它是指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只存在一个单向的或者直线一样的因果关系,事物之间不存在更多,方向更复杂,更曲折的一个关系。

为什么要分享这个主题呢?当今受教育的局限性,咱们孩子的思维很容易线性化。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只想到一个方向。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比如曾经有一个最简单的事例,就是当老师问孩子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的时候,很多孩子基于之前的线性思考,统一口径回答像小船。这个实际上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线性思维会让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比较浅显。遇到事情或者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只想到一种解决方法,一种可能性。

线性思考或者单一角度看待问题给咱们孩子带来了什么问题呢?现在的学业压力大,孩子学习生活肯定容易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孩子只会单一方向思考问题,思维上很容易思考极端,认为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了,只有最糟糕的解决方法了,或者消极的做法来逃避。

如今很多孩子在学校受气了,或者因为老师的一点批评,来自家长的一些压力,或者一时没有考好,只是线性的思考当前的困境,无法想到还会有其他好的解决方案或者好的结果,从单一思考里面走不出来,走上极端,造成悲剧!

说说之前班上孩子的事情,有个孩子小陈,因为有一次成绩没有考好,于是晚上躲在学校教室不回家,家长到处找孩子。跟孩子沟通,孩子说:“小兰老师,我没考好,回家爸妈肯定会打我!”

这就是孩子非常典型的线性思考方式,没有想到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者解决方案比如:

1、那天爸爸妈妈可能心情好,不会打他。

2、可以跟小兰老师反应,让小兰老师跟爸爸妈妈沟通。

3、自己主动跟爸爸妈妈沟通,坦白,争取“宽大”处理。

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来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孩子才不会走上极端。

那么线性思维的孩子有哪些特点呢?可以归纳为3点!

第一、遇到困难,只能想到一个解决方案。比如很多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往往只是会思考一种解决方法,结果是半天都做不出来题。还有在学校经常有一个现象,就是孩子遇到了问题,自己就不去解答,直接就来找老师。这其实也是线性思考的一种,就是孩子把遇到困难和老师建立一个线性联系,一旦遇到困难,就立马来找老师。

第二个,孩子看到了一个结果,往往就只能推导出一个原因造成的结果。这个其实咱们家长朋友也一样,比如孩子某次考试没考好,咱们就会想,孩子肯定是没努力学习,肯定又打游戏了!这其实是一种线性思考。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我也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孩子有时候迟到了,我就认为孩子是因为在路上贪玩。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可能性。比如孩子去帮助其他孩子了,孩子车在路上堵车,孩子的闹钟问题等等。

另外一个就是孩子在学校考差了。当孩子回到家的时候,看见咱们家长正怒气冲冲。他就只会想到一个原因就是,爸爸妈妈知道她的学习成绩了,他准备挨揍了。

但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咱们家长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今天心情比较差。或者咱们家长因为生活上的一些事情,感觉到比较烦恼,或者家长刚好想到了一些事情,引起了自己不愉悦的情绪,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原因会有很多种。线单角度思考但让咱们孩子只能想到一种原因,可能性!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第三种就是,一种因素只能导致一种结果。这个就比较典型了,比如有的孩子。看到老师怒气冲冲的走进教室,就会认为老师一定会发火。结果老师或许只是想要一个下马威。

咱们孩子如果有以上三种表现中的一种,那么就很容易陷入线性思考的陷阱。这样容易让孩子陷入单一思考,不能更广泛的去理解整个事情。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然后呢,他在赶考前,住了一个饭店,那天晚上他做了两个梦。一个梦,就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另外一个梦呢,是梦见在一个下雨天,他不仅戴了斗笠,还打着伞。

这个秀才比较迷信,于是呢,他就第二天一早起来去大街上找了一个算命的先生来解梦,这个算命的一听。连忙摆摆手说道: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在高墙上种白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这样是白费力气,你还是回家吧。

这个秀才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儿,于是呢就心灰意冷,回到饭店里打了包袱,然后跟老板说,自己不用考啦,自己准备回家了,这个饭店老板觉得很奇怪,就问原因,秀才跟他说了,这个老板,很开心的跟着他说:“我觉得是这样的,你这次肯定会中,你要想啊,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吗?而且,戴斗笠打雨伞,这不是双保险有备无患吗?”

这个秀才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儿,于是精神振奋的去考试了,结果居然还中了一个探花。

这就是一个问题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的典型应用,如秀才只是看到了算命先生的方式,很容易打退堂鼓,如果咱们靠着饭店老板的方式,那就成功了。

所以,咱们应该要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多角度解决问题,看待问题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呢?经过班上的实践,我总结了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多个角度来观察一个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咱们可以放一个玩具或者一个水果,咱们让孩子用三个方向:前面,后面,侧面来描述这个东西。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咱们也可以让孩子,站着、坐着、蹲着躺着、甚至呢可以站在凳子上面去看这个东西,描述他。通过这件事情呢,咱们告诉孩子,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事物,咱们应该要多个角度来看,每个角度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这样咱们就可以把孩子发散性思维的咱们打开,也是为咱们打开孩子广阔的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方法。让孩子对遇到每一个困难,至少找三种解决方法。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至少从三个角度来看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孩子准备买一个小玩具,咱们可以告诉孩子,咱们可以至少要找三个地方来买这个小玩具,也就是典型的货比三家,让孩子明白一件事情可以有多个选择。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比如咱们孩子和其他孩子闹了矛盾,咱们孩子不知道原因,咱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至少找三个原因出来,比如其他小孩因为和他人闹了矛盾而生气。比如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没有玩的玩具生气啦,下次可以把玩具拿给她试一下。还有可能还是其他孩子根本没有生气,只是咱们觉得他生气了。

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找出来,找至少三个解决方案。让孩子去试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咱们就培养了孩子一个问题至少三个解决方案,一个事情至少从三个角度来思考。扩展孩子的思考能力,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同时以后孩子再遇到这样的困难的时候,他至少会找到三种方法来解决,或者三个维度来思考。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容易走上极端。

很多时候做事情走向极端,就是因为只从一个固定角度来思考问题:认为这个事情只有一种解决方案。没有想到还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带来更好的结果。

通过给孩子培养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让孩子能够更全面的看待问题。养成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拥有了更加幸福的人生!

好,让咱们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继续为大家分享《100个好习惯》系列33——孩子喜欢攀比,怎么办?

孩子思考问题像单细胞,怎么办?——《100个好习惯》系列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