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趣的灵魂,在阅卷场上不会输!

 心本心123 2019-01-24
壹笔·作文

考场作文中,素材用得好那就是写作成功了三分之一。本条素材,小笔为你推荐两条有趣的素材,看看这样的趣素材如何用在作文中为作文加分。

 

素材01

中国人用五行,在日本造了个“光之隧道”

艺非凡

 

要说世界上艺术家聚集最多的地方,日本的越后妻有一定算一个。别看这里只是个偏远的小山村,但从 2000 年起就开始举办大地艺术节,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田野艺术盛会。今年7 29 日,第七届日本“大地艺术节”举行了开幕式,中国建筑师马岩松备受瞩目。上帝说要有光,于是马岩松建造了光之隧道。光之隧道,是马岩松和他的 MAD 建筑事务所,在今年的展览上的作品。改造前的光之隧道,原本是一条有 20 多年历史的观光隧道,马岩松受中国古代“五行”的启发,在每处空间加上纯粹的“一笔”,将老旧的隧道重新激活。

 

“天河”——木是近隧道入口处,在此,MAD 建了一座日式小木屋,屋顶的镜片巧妙地将窗外的峡谷景色反射至室内,人们在室内仰望,便可看见山水。“色”——土(隧道)。改造前隧道内用日炽灯照明,MAD 在每段隧道中加入不同色彩的昏暗灯光,配衬着层次丰富的玄妙轻音乐,隧道的气氛瞬时变得神秘、微妙。“滴”——火(第二观景台) 。观景台墙壁上加装了多面像水滴形状的镜子,让人们在现实与超现实两极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窥”——金(第三观景台) 。第三观景台中央的“泡泡”内有一单面透视镜,可以将室外游人和风景尽揽眼中。“镜池”——水(第四观景台) 是“光之隧道”的点睛之作。所及自然景观最为广阔,山、水、天、地尽收眼中。MAD 巧妙地在洞顶墙壁铺设了半打磨不锈钢板以及加入地面水景,洞外山水便跃进洞内,波光粼粼的水面虚化了景色。光变成了画笔,水、阳光、天气的变幻变成了颜料。“光之隧道”,是 MAD 一次艺术体验的尝试,将人们从纯粹的观察者,变成真实的体验者;也提供一种氛围,让身处自然中的人们去想象自我与世界、和自然的关系。

 

如今,有人赞马岩松年少成名、前途无量;有人对他的建筑不置可否。对于这些评价,

马岩松毫不关心,他说:“优秀的建筑师,只需对历史负责。

 

/拓展素材/

现代主义建筑的开拓者:密斯·凡德罗

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设计理念,影响了一百年的建筑界甚至是 个设计界。1986 年重建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集中体现了密斯“流动空间”的建筑理念。德国馆的室内室外连成一条蜿蜒的流线,让体验者有空间连续不间断而又移步换景的体验。密斯·凡德罗奠定了现代主义建筑“流动空间”“结构精简”“去除装饰”“几何美感”等美学原则,为国际主义超高层摩天楼提供了经典范式。“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至今仍是建筑界与设计界进行创作的金科玉律。

 

/趣写·微考场/

马岩松说:“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是具有强大的创造力,这是决定我们的民族一直在不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建筑的创造,重要的不是形式,更不是仿照,而是用最有效率的付出,实现最大的意义。我们的建筑绝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怪异,而是要创造未来。”他的建筑就是艺术如从传统中汲取灵感,并面向未来实现意义的最好说明。

 

素材02

喜欢唱“空城计”的连锁超市

姚秦川

 

Edeka 是德国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店内摆放的商品种类繁多,每日顾客盈门。然而,这家超市在去年 11 12 日,唱了一出“空城计”,却意外地广受好评……

 

当时,位于汉堡的一家 Edeka 像往常一样准点开门营业。但是,许多货架都变得空空如也,显得清冷寒酸。经理马特解释道:“亲爱的顾客朋友们,感谢大家光顾 Edeka。今天是我们超市的‘国货日’,为了开展这一主题,我们决定下架所有的外国食品。今日,超市里只卖纯正的国货!”听了解释,顾客们的第一反应便是,难道是抵制进口商品?慢慢地,顾客们从货架的小牌子上发现了个中奥秘,啤酒区写着:“没有多样性,我们会更穷。”不过毕竟德国啤酒闻名于世,货架还算满。红酒区写道:“没有多样性,好无聊啊!”没有了法国的红酒,货架竟然空出了一大半。奶酪区写道:“没了外国货,就是这么空!不好意思,大家喜欢的几个品牌的奶酪,通通都没有!”直到这时,顾客们才发现,自己吃惯了的三文鱼,竟然是苏格兰产的。短短的一天,人们从惊讶变成好奇,再从探索中发现深意——原来他们的生活是建立在多样和融合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其他国家食品的支持,他们的生活将多么贫瘠。明白了这一点后,德国人纷纷点赞。对于此次的“另类”营销活动,马特先生表示:“我们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让顾客了解并认识到,多样性才是现代生活的关键。”从那以后,Edeka 店规定,将每年的 11 12 日作为特定的营销节。届时,Edeka 的每家超市都将上演“空城计”,以此告诫人们,大众的生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拓展素材/

一家只卖概念的“超市”2007 年,艺术家徐震开了一家“超市”。货柜上整齐码放了商品,收银员也守候在门口,但是,售卖的商品只有空壳。这是徐震最知名的作品之一,观众不难看出艺术家对消费主义的讽刺。2016 年,“售卖虚空”的徐震超市干脆在上海街头营业一个月,搭配印有“填补空虚每一天”标语的塑料袋,和打印完整的收银条。

 

/趣写·微考场/

全球化造成的文化融合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Edeka 超市的举动,不仅让人们明白文化多样性早已进入人们的日常,在哲学层面上也告诉人们:人都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没有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寸步难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