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的饵料投喂

 无流派1 2019-01-24
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的饵料投喂

谢全森 刘士学 杨振才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6)

水产养殖的实质是一种以 物换 物的过程,也就是通过水产养殖,把饵料或肥料转化为水产品的过程。水产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的饵料是否合理和投饵的技术是否科学。对于水产养殖来说,正确合理地选用饵料,科学合理地投喂,是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降低饵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饵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饵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保证养鱼增产增收增效。目前对于鱼类的研究多集中于鱼类养殖技术、营养和饵料开发方面,对于科学的饵料投喂的报道较为少见。而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我们开展水产养殖业、提高效益、节省成本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科学把握水产养殖中饵料投喂显得尤为重要。投饵技术包括投饵量的确定、投饵时间、投饵次数、投饵方法和投饵原则。下面就投饵技术几个方面以及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期望能使读者对科学投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于解决饵料投喂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1 投饵量的确定

水产养殖适宜的投饵量是保证水产动物生长速度、饵料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合理的投饵量应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要满足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二要满足鱼类的饱食感(吴锐全,2005)。若投饵量过大,会影响到鱼类对饵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从而降低饵料的转化率;若投饵量过少,饵料的营养物质中被用于维持鱼类代谢的部分比例偏高,而被用于生长的部分则比例偏低,从而使饵料转化率偏低,并且会使鱼类摄食不均匀,导致个体大小差异悬殊,一些鱼类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抑制了鱼类的生长,也造成了饵料的浪费,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所以饵料适宜投喂量的确定十分重要。

投饵量主要受养殖鱼品种、规格大小、水温、水质、溶氧、饵料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1.1 鱼的种类

鱼品种不同,其投饵量和投喂次数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养殖品种食性不同,消化系统的结构也不一样,生长速度和达到最适生长时所需要的营养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它们的摄食习性和摄食率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生长快的鱼摄食量大,投饵率应高些;生长较慢的鱼摄食量较少,投饵率可低些。朱庆红(2005)研究表明,不同的养殖鱼类,其潜在的生长能力及生长所需的营养指标也不相同,因此其投饵率也应有所区别。

1.2 鱼的规格大小

鱼体的摄食量与体重正相关。因此,投饵的多少常用投饵率(即日投饵量占鱼体体重的百分数)来表示。小规格的鱼其投饵率相对要高些;而大规格的鱼其投饵率反而要低些。常顺(2004)研究表明,养殖群体中规格较大的鱼攻击性强,会影响小规格鱼的食欲或摄食,进而影响其生长。只有大鱼吃饱了散开后,小鱼才能摄食。增加投喂次数或使饵料均匀地散开有助于小鱼摄食。究其机理,个体较小的鱼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摄食率也高,因此,需要有较高的投饵率。随着鱼体的长大,生长速度逐渐下降,摄食率也会随着下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根据鱼体规格制定合适的投饵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鱼体正常生长,避免出现个体差异过大。

1.3 水温、水质、溶氧

水温、水质和溶氧的不同,投饵量也要改变。水温高、水质好、溶氧高,投饵量将增大,反之,减少;对于多数养殖鱼类,池塘水中的溶氧达4mg/L以上时投喂效果较好,在适宜水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率越大,生长越快(苗春生等,2005)。良好的水质条件是搞好饵料投喂的保证。一般来讲,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量充足的水体,鱼类摄食量大,食欲旺盛,饵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反之则会引起鱼类生理上的不适应,使摄食和消化率降低,并消

-4-

!河北渔业∀2007年第1期(总第157期) #专论与综述

耗较多的能量,从而导致生长缓慢,饵料效率低下。由此我们得知,加强水质管理,给鱼类提供一个相对没有应激的环境,保持合适的水温及溶氧是尤为重要的(刘蓉等,2006)。陈兆(2003)认为,饵料投喂也应注意天气情况,一般遵循原则是:天气晴好,应多投饵;阴雨天少投,大暴雨不投;天气闷热、气压低,雷电大雨不投。

1.4 饵料质量

饵料质量包括含水量、营养组成、饵料大小、水中的稳定性等。对同一种养殖鱼类来说,质量好的饵料可适当减少投喂量,质量差的饵料就应该适当增加投喂量。

合理的投饵量应能兼顾到鱼类的生长速度和饵料转化率两方面因素,既能使鱼类达到较快的生长速度,同时又能获得较佳的饵料转化率。日投饵量要根据气温、水温、天气、季节、水质以及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配合饵料的每次投喂量应使鱼达到7-8成饱为度(曹茂华等,1996;彭福峰,1997)。但是,吴锐全(2005)认为,配合饵料合理的投饵量应介于鱼类饱食量的80%~100%之间,即饱食量的90%左右是最佳的投饵量。苗春生(2005)认为,在养殖的前、中、后各个时期,养殖过程中每隔一周应根据鱼的增重调整一次投饵量,投饵量以80%的鱼吃饱为宜。由此可见,投饵量适宜的数值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目前对于投饵量基本认定为其饱食量80%为宜。

2 投饵时间的确定

每天投饵的时间应该相对固定,使鱼类养成定时进食的习性,便于鱼类集中摄食,减少饵料损失(吴锐全,2005)。具体的投饵时间应该根据鱼类的摄食习性、日投饵次数、以及养鱼水体的水质状况等来决定。一般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在一天中溶氧量较高的时间投饵,这有利于鱼类的摄食和饵料的消化吸收,有利于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一般池塘养殖的普通鱼类在上午9∃00~10∃00时和下午4∃00~5∃00时各投饵一次,但一些特殊的养殖品种如甲鱼、罗氏沼虾和河蟹等喜欢在傍晚或夜间进食,对于这些品种应该白天少投饵,傍晚多投饵。张秀江(2005)等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投喂1次,以中午为宜;投喂2次,可在上午9∃00左右和下午4∃00~5∃00投喂;投喂2次以上,在这2次之间加投1~2次。刘蓉等(2006)研究表明,网箱养鱼投饵第一次应从7∃00开始,最后一次应在18∃00结束;池塘养鱼投饵第一次应从8∃30开始,最后一次应在16∃00结束。不论网箱养鱼还是池塘养鱼,每次投饵时间应持续30~40min为宜。

3 投饵次数的确定

适当的投饵次数,对于提高饵料效率和减少营养物质的溶失,具有良好的效果。曹茂华等(1996)认为,池塘养鱼以每天投喂四次为宜。柳富荣(2004)研究表明,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采用少量多次投喂方法要比一次多量投喂节省饵料。谢信桐(2004)研究表明,鱼种阶段分4~5次投喂,成鱼阶段分2~3次投喂。鱼规格越小,投饵次数要越多。每次间隔3~4h,间隔时间应均匀。陈礼强(2005)认为,投喂次数的确定也由水温、水质、天气、饵料质量及养殖鱼类的品种、大小和其消化器官的特性以及摄食特点决定,肉食性鱼类对食物有较高的贮存能力,只有当胃内食物逐渐消化后,鱼类才会积极摄食。所以对肉食性鱼类的投喂次数以2~3次/日为宜。而无胃鱼类则是摄食、消化、排泄不断进行的连续过程,原则上应以连续投喂为宜。

4 投饵方法及原则的确定

水产养殖中的饵料投喂应遵循 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 三看(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原则。具体如下:

4.1 定点

进行池塘养殖应选择池中固定位置定点投喂,一般选在饵料台上进行投喂。最好在池塘中间离池埂3~4m处搭设好饵料台,一般每667m2池塘搭建1~2个,以便定点投喂;进行工厂化集约养殖也应选择水泥池的固定位置定点投喂。究其机理,鱼类驯化阶段若长期定点投喂,便于鱼类定时集中到固定地点进食,避免浪费饵料和污染水质。

4.2 定时

每天溶氧高时,根据水温情况定时投喂。以往研究表明,当水温在20%以下时,每天投喂1次,时间在上午9∃00或下午4∃00;当水温在20%~25%时,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00及下午5∃00;当水温在25~30%时,每天投喂3次,分别在上午8∃00、下午2∃00和6∃00;当水温在30%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选在上午9∃00。杨越峰(2005)研究表明,鱼类在生长季节,投饵要坚持早投饵、晚停食及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投饵要有固定的时间,一般在上午8∃00~

-5-

9∃00,投喂全天饵料量的1/3;下午5∃00~6∃00,投喂全天饵料的2/3。

4.3 定量

根据不同生长季节及鱼体规格,科学制定好全年的投饵量。按饵料使用说明,根据池塘条件及鱼类品种、规格、重量等确定日投喂量,每次投饵以80%~85%的鱼群食后游走为准。杨越峰(2006)认为,鱼类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随气候、水温和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确定投喂量,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少。在天晴气温升高时,可投喂少量精饲料,当水温升至15%以上时,投喂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到20%以上时,每天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1%~2%。但这时也是疾病开始发生季节,因此要注意适量、适口、均匀。盛夏,水温上升到30%左右时,鱼类食欲旺盛,生长迅速,要大量投饵。日投饵量占鱼类总体重4%~5%,但须注意饵料质量并防止过量,必须经常调节水质,防止污染。秋季,天气转凉,水温渐低,但水质稳定,仍是鱼类生长季节,因此仍要保持投饵量,日投饵量占鱼类体重的3%。冬季,气温持续下降,鱼类食量渐减,要适量投喂(1.5%~2%),以保证其肥满度。

4.4 定质

投饵要适口。粉状饵料要新鲜,不能腐烂变质,经4%的食盐水消毒后投喂。戴业岭(2005)研究表明,饵料的养殖效果是最主要的,饵料系数愈低,转化度越高,对于减轻鱼消化系统负担,提高鱼体免疫力和环境适应力,减少疾病很重要。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饵料,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要,而且要求配方科学,配比合理。

彭福峰(1997)认为,投饵时应采用手工撒放,每次开食诱鱼时,要慢投、少投;当鱼集群上浮水面抢食时,则快投、多投;当发现大部分鱼沉入中下层成群离开时,转为慢投、少投。待水面基本恢复平静时即停止投喂。谢信桐(2004)认为,投喂时要耐心细致,在投喂饵料时,应尽量做到饵料投到水中能很快被鱼摄食。切勿把饵料一次性倒入池塘中,这样会使饵料未被鱼摄食而溶失掉了,造成饵料利用率低。应一把一把地将饵料撒入水中,鱼很快集拢过来,集中水面抢食,水花翻动,然后分散水中摄食,在水面出现水纹,由大鱼先争食到小鱼争食,由激烈到缓慢,当鱼饱食后,将分散游走。

投饵也应按照 慢、快、慢、 少、多、少原则,开始投饵时,先用少量饵料慢慢投喂,等鱼诱集在一起抢食时,加大投饵量,加快投饵频率,等大部分鱼已吃饱慢慢游走,再减少投饵量,减慢投饵频率,最后停止投饵。饵料要用手一把一把撒匀,撒布半径lm 以上,投饵速度要与鱼摄食速度相协调,每次投饵持续20~30min。随着池塘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和颗粒饵料的普及,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投饵机,使鱼均匀摄食,但仍需要人看守,随时掌握鱼吃食情况调节投饵机,控制投喂快慢、多少。

总之,如何正确合理地选用饵料以及科学合理地投喂,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只有在充分掌握常规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水产养殖中饵料投喂的 四定和 三看原则,科学合理地投喂饵料,确定饵料适宜的投喂量,准确把握投饵时间和次数,观察鱼类活动,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才能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降低饵料成本,实现健康养殖,在生产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锐全.水产养殖的饲料投喂.科学养鱼[J].2005(1):65-66.

[2]朱庆红.养鱼用料有学问.科学养鱼[J].2005(1):66.

[3]常顺.云斑回颗粒饲料投喂技术.淡水渔业[J].2004,34(6):

47-48.

[4]苗春生,刘哲辉,郭兴中,何奎.颗粒饲料的科学投喂.中国水

产[J].2005(7):62-68.

[5]刘蓉,姜正安.科学投喂鱼类饲料.养殖与饲料[J].2006(2):

31-33.

[6]陈兆.鱼类饲料的投喂技巧.渔业致富指南[J].2003(1):28-

29.

[7]曹茂华,李贺平.鱼类配合饲料的合理投喂.河北渔业[J].

1996(4):25.

[8]彭福峰.池塘养鱼配合饲料投喂法.农村新技术[J].1997

(12):25.

[9]张秀江,金书杰,赵胜海.鱼用配合饲料的选择与投喂技术.齐

鲁渔业[J].2005,22(7):21-22.

[10]柳富荣.鱼类配合饲料及合理投喂.水产养殖[J].2004(7):

28-29.

[11]谢信桐.鱼用配合饲料投喂技术.江西饲料[J].2004(2):23

-25.

[12]陈礼强.浅论在水产养殖中怎样掌握投饲技术.渔业致富指

南[J].2005(10):17-18.

[13]杨越峰.梭鱼养殖的投饲方法与技巧.渔业致富指南[J].

2005(12):28.

[14]杨越峰.正确把握鱼类饲料的投喂技巧.渔业致富指南[J].

2006(1):27-28.

[15]戴业岭.颗粒饲料投喂技术.科学养鱼[J].2005(11):68.    

(收稿日期:2006-10-15)

-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