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起博入门】樊晓寒:双导丝技术植入左室电极一例

 zyhzsf 2019-01-24

【病史摘要】

  患者,男,62岁,因“间断憋喘10余年,加重2月余”入院。患者近10年来反复因心衰就诊于当地医院,长期规律抗心衰药物治疗。2月前感冒后症状加重,于我院急诊查超声提示:左房 52mm,左室舒张末径 72mm,LVEF 15%,二尖瓣中量返流,肺动脉高压。予改善心衰症状治疗,规律抗心衰治疗。1周前入院复查超声提示左房49mm, 左室舒张末径 72mm, LVEF 20%。心电图提示非特异性室内阻滞,QRS时长152ms。冠脉造影(-)。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扩大 心房颤动 室内阻滞 短阵室速 心功能III级(NYHA)。移植病房评估患者,尚未达到移植指征。患者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IIa类适应证,决定植入 CRTD。

【手术过程】【诊疗过程】

  利用Amplaz导管+超滑导丝寻找冠状窦成功,送入长鞘。冠状静脉球囊逆行造影,显示冠状静脉主干粗大,未见侧静脉。前侧静脉有多个分支,较粗的一支向左室高侧壁走形,但血管迂曲,且成锐角,考虑进入困难(A)。另一根相对较粗血管,但近端疑似有狭窄(B)。 其余分支近端为细小分支,进入困难(C)。最终选择B分支作为靶静脉。

  深入PTCA导丝(PILOT 50)到靶静脉最远端,沿PTCA导丝拟送入左室四级导线(Abbott),但靶静脉开口处成角且有狭窄,四级导线反复尝试均不能通过。拟采用双导丝技术植入左室电极。保留第一根PTCA导丝做参照,撤左室电极至长鞘,经长鞘送第二根PTCA导丝于靶静脉远端。在双导丝的支撑下,缓慢推进左室电极经过靶静脉狭窄处,将左室电极送至靶静脉远端。撤出第二根导丝,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将左室四级电极送的更远。测试左室电极四个极阈值及膈肌刺激情况,D1和M3可用。随后植入右室除颤电极和心房电极,最后撤出冠状静脉窦长鞘,复查三根电极参数满意,连接脉冲发生器(CD3371-40Q, Abbott)。


  术后常规行心电图优化,首先在左室电极不同向量下看起搏QRS时长。患者基础QRS 152ms,采用D1→RV coil和M3→RV coil,起搏QRS宽度分别为150ms 和146ms。然后查看MPP多点起搏下QRS宽度约139ms,均未达到理想效果。最后使用MPP联合SyncAV功能,起搏QRS缩窄至128ms。


【讨论】

  目前慢性心衰患者CRT植入推荐指南中,对于宽QRS(QRS≥150ms)的LBBB患者,CRT植入为IIa类推荐,其推荐力度并不及CLBBB患者。其主要原因在于,左室电极的植入对于左室内电同步性的改善效果欠佳,起搏QRS宽度并不满意。而这样的推荐主要来源于早期左室单极或双极导线的研究证据。而四极导线和多点起搏的应用,以及起搏融合自身AV传导的应用,可明显提高CRT反应性。在本例患者中,患者并非真性左束支阻滞,心电图提示非特异性室内阻滞,但QRS明显宽,提示双室及左室内不同步存在。予CRT植入后,在传统单点起搏状态下,起搏QRS宽度并不满意。但加上多点起搏和自身AV融合后,QRS最窄到128ms,基本纠正心脏电学失同步。


  双导丝技术在CRT植入中,主要用于靶静脉存在狭窄,单一PTCA导丝导引下左室电极通过困难时应用,可以为左室电极提供更好的支撑力,有助于左室电极通过狭窄的靶静脉分支。导丝一般选择头端相对较软的导丝,避免靶静脉夹层或穿入心包。目前常用的有PILOT 50导丝和BMW导丝。通常以通过的第一根导丝作指引下,缓慢推送入第二根导丝。有力的支撑和适量的滑轨作用有助于左室电极的推进。对于成角的狭窄靶静脉,还可以联合鞘中鞘技术和双导丝技术,顺利将左室电极植入理想靶静脉。


专家简介

  樊晓寒,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一病区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20年的心血管内科住院病房和门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扎实的心内科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熟练诊治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对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一定的诊治经验。业务特长是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缓慢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器治疗、希浦系统起搏治疗、ICD和CRT治疗,专注于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及其它各种离子通道病等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973项目子课题1项),作为主要科研人员先后参与1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973、86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包括SCI英文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先后15次参加美国AHA心血管病年会、国际高血压年会、欧洲ESC心脏病年会等重要国家会议并做口头发言等大会交流,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肯定。参与的研究项目《高血压脑中风新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研究及其防治策略》获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国人易患高血压脑中风的新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获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参与编写心血管内科中文专著多部,作为副主编编写《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