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药品信息来自全网聚合,请按实际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功能主治] 本品适用于心肌梗死、创伤、内毒素败血症、心脏手术、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补充血容量后休克仍不能纠正者,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由于本品可增加心排血量,也用于洋地黄和利尿剂无效的心功能不全。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静脉滴注,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μg/kg,10分钟以内每分钟1-4μg/k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静滴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0.5-2μg/kg逐渐递增。多数病人按1-3μg/kg/分给予即可生效。 闭塞性血管病变患者,静滴开始时按1μg/kg/分,渐增至5-10μg/kg/分,以达到最满意效应。 如危重病例,先按5μg/kg/分滴注,然后以5-10μg/kg/分递增至20-50μg/kg/分,以达到满意效应。或本品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静滴,开始时按75-lOOμg/分滴入,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和加大浓度,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分钟500μg。 [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律失常(尤其用大剂量)、心博快而有力全身软弱无力感;心跳缓慢、头痛、恶心呕吐者少见。长期应用大剂量或小剂量用于外周血管病患者,出现的反应有手足疼痛或手足发凉;外周血管长时期收缩,可能导致局部坏死或坏疽。 [注意事项] 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高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对本品也异常敏感。 1、下列情况应慎用: (1)嗜铬细胞瘤患者不宜使用。 (2)闭塞性血管病(或有既往史者),包括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冻伤(如冻疮),糖尿病性动脉内膜炎、雷诺氏病等慎用。 (3)对肢端循环不良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注意坏死及坏疽的可能性。 (4)频繁的室性心律失常时应用本品也须谨慎。 2、在滴注本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及尿量的监测。 3、给药说明:①应用多巴胺治疗前必须先纠正低血容量。②在滴注前必须稀释,稀释液的浓度取决于剂量及个体需要的液量,若不需要扩容,可用0.8mg/ml溶液,如有液体潴留,可用1.6-3.2mg/ml溶液。中、小剂量对周围血管阻力无作用,用于处理低心排血量引起的低血压;较大剂量则用于提高周围血管阻力以纠正低血压。③选用粗大的静脉作静注或静滴,以防药液外溢,及产生组织坏死;如确已发生液体外溢,可用5-10mg酚妥拉明稀释溶液在注射部位作浸润。④静滴时应控制每分钟滴速,滴注的速度和时间需根据血压、心率、尿量、外周血管灌流情况、异位搏动出现与否等而定,可能时应做心排血量测定。⑤休克纠正时即减慢滴速。⑥遇有血管过度收缩引起舒张压不成比例升高和脉压减小、尿量减少、心率增快或出现心律失常,滴速必须减慢或暂停滴注。⑦如在滴注多巴胺时血压继续下降或经调整剂量仍持续低血压,应停用多巴胺,改用更强的血管收缩药。⑧突然停药可产生严重低血压,故停用时应逐渐递减。 [用药禁忌] 对盐酸多巴胺及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药品相互作用] 1.与硝普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注意心排血量的改变与单用本品时不同。 2.大剂量多巴胺与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酚妥拉明、妥拉唑林(Tolazoline)等同用,后者的扩血管效应可被本品的外周血管的收缩作用拮抗。 3.与全麻药(尤其是环丙烷或卤代碳氢化合物)合用由于后者可使心肌对多巴胺异常敏感,引起室性心律失常。 4.与β受体阻滞剂同用,可拮抗多巴胺对心脏的β1受体作用。 5.与硝酸酯类同用,可减弱硝酸酯的抗心绞痛及多巴胺的升压效应。 6.与利尿药同用,一方面由于本品作用于多巴胺受体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可增加利尿作用;另一方面本品自身还有直接的利尿作用。 7.与胍乙啶同用时,可加强多巴胺的加压效应,使胍乙啶的降压作用减弱,导致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8.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时应用,可能增加多巴胺的心血管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心动过速、高血压。 9.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同用,可延长及加强多巴胺的效应;已知本品是通过单胺氧化酶代谢,在给多巴胺前2-3周曾接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病人,初量至少减到常用剂量的1/10。 10.与苯妥英钠同时静注可产生低血压与心动过缓。在用多巴胺时,如必须用苯妥英钠抗惊厥治疗时,则须考虑两药交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