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果 要 问: 书画拍卖界、收藏界 威力最强、最富盛名的宝典是啥? 说是《九阴真经》,哦不《石渠宝笈》 有人质疑吗?其实不怕你多疑, 就怕你不知道真相,没亲眼见到实力! 下面做好准备啦,我们一起揭开神话! 两件《石渠宝笈》出品均拍出千万之巨 钱维城《富春秋色图》 6785万 ▼ 关仝(传)《秋山平远图》手卷 以 1207.5万 成交 ▼ 在半年度成交最高的5件古书画拍品中 前4位均是出自《石渠宝笈》著录 宋《汉宫秋图》手卷 1.242亿 ▼ 钱维城《台山瑞景》手卷 1.468亿港元 成交 ▼ 张宗苍《云栖山寺》手卷 8050万 ▼ 钱维城《花卉册·册页十二开》6670万 仅晒其中两开 大家来感受一下下 ▼ 在成交价破亿元的8件古书画拍品中 有5件还是出自《石渠宝笈》著录! 其中最最出彩,也最为瞩目的 即为佳士得纽约艺术周上 3.38亿元成交的南宋陈容《六龙图》 它曾一举刷新中国古代绘画拍卖价格纪录 ▼ 因为当年成交价格最高的古代书画作品 就是《石渠宝笈续篇》著录拍品 即任仁发的《五王醉归图》 当时落槌价为 3.036亿 来,我们在视频里膜拜膜拜 ▼ …… 看完以上,就问 《石渠宝笈》=天价秘籍! 还用再摆更多更贵的真相吗? 那么,为什么 《石渠宝笈》就能成为藏界宝典呢? 要回答此疑问,其实, 我们只要搞懂它之来头就行。 在这,我们先从它的名词解释说起:
以上换句话说,《石渠宝笈》即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鼎盛时期,一国皇家出版社,历经70年,在无任何预算上限条件下,集全国最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挖空大清皇室宏富收藏,经两朝文化大V精心整理编纂,最终强强联手打造出来的一本书画大合集,其内文按照“千字文”字头编号来编写,其中共收录作品7757件。 这要从规格、档次和专业度来讲,大概基本相当于现在的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类级别选刊,当然,按照乾隆爷一贯的生活标准和品位:所有都按最好(壕)的来,可以想象,这本集子应该比当下最高级别的集子更吸金。所以,能够纳入这本集子里的书家、画家以及作品,也必须是整个书画史上的精英和精品。遂,业内专家将其定调为:“既博且精,非前代诸谱循名著录者比也”。所以,天价担当,舍它还有谁呢? 可能还有人质疑,《石渠宝笈》出品真的就无可指摘,堪称无上权威吗?这里刚好也有一例故宫所藏《石渠宝笈》著录本著,我们不妨从它的体系内容来看看真实的宝典秘籍: 此为清代张照等编,清乾隆九年(1744年)内府朱格抄本。卷首为乾隆九年二月初十日高宗〈手谕〉,次为凡例十九则、目录,以及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纪昀等所撰提要。 此为书画著录书,著录清内府所藏自古至清代的列朝帝王和名家书画作品,按所贮殿堂分卷,如乾清宫、养心殿、重华宫各八卷等等。各处之书首冠四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朝)宸翰,其余作品按年代先后排列,以册(书册、画册、书画合册)、卷(书卷、画卷、书画合卷)、轴(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为帙,以作品质量高下分为上等、次等二类。次等书画的收录范围仅为大家作品,如书有二王、欧、虞、褚、柳等家,画有荆、关、董、巨、元四家等。 书画著录的项目依次为:作品名称、质地、书体、本人款识、印章、他人题跋、收藏押缝诸印等。它如册之前后副页,卷之前后隔水、引首、拖尾,轴之左右边幅、诗塘题记等项。其中上等作品著录较详;次等作品仅记本人题识,不录印章,他人题跋只云某题一、某跋一。凡御笔题跋,无论上等次等皆录全文,置于各项著录之后。对各件作品的介绍详尽客观,不加评论。 我们从以上这本著录介绍详情可知,事实上,即使是皇家编纂,也并非全为精品和真品,甚至不乏赝品和平庸之作,但从藏家角度来看,历史著录是判断作品真伪的重要甚至首要标准,有《石渠宝笈》为底,打眼的几率要小得多。 而目前在拍场见到的《石渠宝笈》著录书画,尽管来自不同藏家,但最初都是从清宫流出。这些作品由于出身就自带皇族气息,注定了要比其他非著录作品被高看一等。甚至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古代书画领域未来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终究还要看市场对于《石渠宝笈》著录作品的征集挖掘力度来决定! 当然,伴随岁月流转,历经世事沧桑,《石渠宝笈》出品也早已纷飞四散,今天能有幸面世者,已是无上宝藏。比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