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腹痛、排便困难?小心肠易激综合征丨科普大赛参赛作品展播

 Weixiaomqh 2019-01-25

新世纪药业杯”首届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创作大赛参赛作品:《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有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在作祟》


作者:齐见芬(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指导老师:陈霞(云南省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


你是否面临着这样的困扰呢?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有时表现为便秘有时表现为腹泻。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你一定觉得很窝火。生活本就不易,怎的拉个粑粑还不让人称心如意?



近日笔者在跟诊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例病案。37岁的顾某是某公司的职员,近3年来左下腹隐痛,腹胀伴排便困难,大多时候3天拉一次粑粑,粑粑干结,伴少许粘液,自用“开赛露”缓解,便后腹痛、腹胀缓解。顾某近期因为熬夜加班,升职加薪工作压力大的缘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最后职位提升了薪水也涨了,本该开心的顾某却苦不堪言,拉粑粑越来越困难。为求系统诊疗,他经肠镜、胃镜、大便常规等系统检查后,发现顾某类似于“便秘”的胃肠道疾病实为“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到底是何方妖魔鬼怪?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典型的排便习惯异常可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同时可有腹胀、腹部膨胀的症状。


如果不幸摊上了这劳什子的病到底该怎么治?


由于肠易激综合征被认为是世界上对其了解最少的疾病,目前中医并无肠易激综合征病名,中医界多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腹痛"、"泄泻"、"便秘"等病的范畴。西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也尚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还没有找到一套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亦找不到一种药物可完全有效地治疗肠易综合征。因此目前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只限于对症处理。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在最新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指南中也曾提出:“治疗目的是消除患者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原则是建立在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主要症状类型进行症状治疗和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注意治疗措施的个体化和综合运用。”


看到这里你是否不禁想为自己点一首凉凉?只想通畅的拉个粑粑就那么奢侈吗?其实呢,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对肠易激综合征还是有对症的治疗的。


如何确诊自己是否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①去正规医院


②结合临床病史(从未出现过以上症状的可以阅后散了)


③体格检查


④最少限度的实验室检查


⑤结肠镜检查或其他适当检查


不要一听要做这么多检查你就“跑路”了。毕竟就算大夫有火眼金睛,可隔着肚皮还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的。并且多种疾病症状与肠易激综合征类似(如炎症性肠病、乳糜泻、乳糖不耐受和显微镜下结肠炎),所以有必要通过有限的化验检查来准确鉴别这些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标准有3个


1、腹痛或腹部不适感。疼痛性质多样、程度各异,多见于左下腹部,可伴腹胀,进餐后出现,排便后缓解。


2、排便异常。排便次数每周<3次,或每天>3次。性状为稀便、水样便或干硬便,可带黏液,排便费力或不尽感,也可表现为便秘腹泻交替。


3、肠外症状。可有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早饱、恶心、呕吐等,也可有其他系统症状如疲乏、背痛、心悸、呼吸不畅感、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且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诊疗标准,那么你可能需要及早治疗了。至于选择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那就看个人偏好了。



中、西医治疗


西医


目前西医领域针对肠易激综合征主要选择以下几类药物:解痉剂、止泻剂、促动力剂、通便剂、抗抑郁剂、胃肠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具体用哪种药物需根据临床症状选择。


中医


中医根据舌脉辨证,四诊合参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七个证型,分别是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大肠湿热、肝郁气滞证、大肠燥热证、寒热夹杂证。当然,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属于哪种证型,最好的办法还是去正规中医院就诊,误信非专业人士甚至遇到骗子,除了花光你的金钱榨干你的眼泪,还会延误甚至加重你的病情。


此外针灸、针灸结合艾灸、针灸结合火罐、针灸结合耳穴压贴、针灸结合推拿按摩、中医按摩、药浴等中医外治法对缓解肠易激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疗效,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生活中你要这么做


同时个人在生活中应积极调整个人的情绪,经常保持乐观豁达及稳定的情绪,提高社会心理适应能力,以应对各种应激情况,针对这种由心理压力引起的肠道疾病,不要只顾工作,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和亲朋好友聊聊天,懂得适当地给心情放假,给内心解压;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时间,睡 前温水泡脚,按摩腹部,不饮咖啡、酒等兴奋性的饮料;必要时戒除烟酒;避免从事令人兴奋的活动;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选择既能长期坚持又有益于身体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饮食上避免进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煎、炸食物;避免含有大量不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脂肪、小麦及含麸质食物如面包、面条及其他面粉制品、苹果、梨子、李子、玉米、燕麦、马铃薯等;避免喝碳酸饮料;控制海鲜、甜牛奶等有可能导致腹泻的食物摄入,少量多餐。


责任编辑/王帆 排 版/叶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