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刘备在将死之际于白帝城托孤之时,向诸葛亮交代了不少后事,其中便包括了对于马谡的安排。刘备认为马谡的能力有些言过其实,让诸葛亮今后在关键事宜上切不可重用马谡。然后后来诸葛亮却在此事上为遵循刘备一言,在北方中让马谡去守卫街亭。然而,最终街亭失守,北伐惨败,最终无功而返。 其实,诸葛亮不仅没有听从刘备的建议却重用了马谡。另外刘备还嘱托诸葛亮要对其手下一名心腹爱将多加重用,然而诸葛亮却仍然没有听从刘备建议,并没有重用此人,甚至还曾几次三番对其进行打压,这人可谓是蜀汉最为憋屈的将领了,他就是魏延。 作为一代英主,刘备一生有不少心腹爱将。除了他最为亲厚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二人,然后便是赵云了。这三人可谓是蜀汉江山的中流砥柱,一生为刘备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刘备在看人这方面还是有独具慧眼的。此外,在人才济济的蜀汉诸多将领中,他还发现了魏延的才能,并将其提拔上来委以重任。 当初刘备入川之时便带着魏延前往,在与张鲁的对战中,魏延表现十分亮眼。之后在刘备夺取西川之时,魏延又多次战役中立下累累战功,被提升为牙门将军。不久,刘备在汉中之战取得胜利后便自封为汉中王,此时汉中的门户急需大将镇守,刘备也在物色镇守人选。不少人认为刘备会派张飞前往,出乎意料的是,刘备却派出了魏延,可见刘备对魏延非常信任了。 刘备对魏延可谓是十分重用,当然,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对她的信任。在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其表现也证明了他确实能够担得起这份责任。据史料中记载,魏延在镇守汉时就只是用了简单的措施便确保了汉中十余年的边疆平静,那就是在汉中城中设立防御据点,另外采用坚壁清野的作战策略。最终,无论敌人如何进攻,都得无功而回。 魏延在刘备未死之前可谓是气运绝佳,更是念着他镇守汉中颇有功劳,便封他为汉中太守,并擢升为镇远将军。但是当刘备死后,魏延的命运便发生了转变。在此之后的诸葛亮便一力积极北伐,然后诸葛亮似乎对魏延并不信任,一直没有重用他。 据小说与影视剧的演绎来看,诸葛亮不重用魏延是因为他脑后有反骨,认为是日后会变节。但这毕竟只是一家之言,哪有什么天生具有反骨之人。诸葛亮不重用魏延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二人很多政见不同,想法各异。 最为突出的事件就是子午谷战役了,当时魏延提议用五千兵马奇袭子午谷,直捣曹营。然而诸葛亮却不认可此种做法,之后诸葛亮用传统方法北伐,最终却是落得惨败收场,如果此时诸葛亮再认可之前的计策,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其实对于诸葛亮来讲,面子其实是无所谓的,最重要的是担心因此失去军中威信。诸葛亮要把控蜀汉全局,即使他在有可能在心里认可魏延也不会表现出来。后来诸葛亮去世,在临终之前将军权交给了和魏延不对付的杨仪。这在后世人眼中来看,是诸葛亮想假借杨仪之手除掉魏延。 最终魏延还是被灭三族而处死,刘备如果知道这种结局,是否会对诸葛亮产生质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