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澜:全球化治理的对象从“货物”已经上升到“价值观”

 wunianyi 2019-01-25

凤凰网财经讯(易典)2019年1月23日,瑞士雪山小镇达沃斯迎来了久违的阳光。阳光普照之下,全球化CCG智库和凤凰网共同举办2019冬季达沃斯午餐会,来自全球的政商学界精英齐聚一堂,以“波折下的全球化发展新方向和新动力”为主题,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在午餐会现场发言。

薛澜表示,目前全球化在治理上面临三个巨大的挑战:

首先,全球化治理的对象,从原来的货物,到资本,再到技术,现在已经上升到价值观,很难求同存异,有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的。

其次,治理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他介绍,二战之后世界一直按照布雷森顿森林体系运行,但现在这套体系的作用越来越少,越来越多像全球化智库(CCG)这样的主体发挥作用。

再次,治理机制发生了变化。薛澜认为,以前讲到传统治理机制,今天其实已经发生变化了。现在研究国际关系,有一个词叫“机制复合体”,指的是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机制,都对这个问题会有一部分治理权力,但是都不能完全对这个问题有全部的治理能力。

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而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我很难看到全球化能够像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去往前推进。”薛澜在发言最后说道:“实际上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最大的挑战是治理的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