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9-01-25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1. 兴:起床。荒秽(huì):指豆苗里的杂草。

2. 荷锄:扛着锄头。荷(hè):扛着。

3. 狭(xiá):不宽阔,与“广”相对。草木长:草木丛生。

4. 夕露:傍晚的露水。

5. 足:值得。

6. 愿无违: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这首诗主要描写诗人隐居田园后劳作的情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对自己劳作情况的总体交代。


陶渊明毕竟不是世代耕种的农人,而是“少学琴书”的士人出身,当然缺乏躬耕经验,以致“草盛豆苗稀”。然而,“草盛豆苗稀”的结果,并没使他灰心丧气,反而更激发了他的劳作热情:他清上早起便下地铲除杂草,直到夜幕降临时才披星戴月扛锄归去。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写诗人辛勤耕耘的情景,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劳作场面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句,通过对劳动中的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劳作的艰苦。但在诗人心中,即使躬耕生活再艰苦,也好得过在黑暗的官场中违心地生活。所以,“夕露沾我衣”,并不足惜,能做到“但使愿无违”就够了。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理想的执着追求精神和与现实社会污浊官场的决裂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