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别圆舞曲》第五部《第五天》读7——奥尔佳把双腿搁在桌子上

 人也昔兮 2019-01-25

第五天的故事,要让故事里的所有人都有一个适合他们的结局。这个故事不复杂,但出现在这个故事里的人很多,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像挂在克利玛和露辛娜故事上的珍珠,但它们从各自的角度闪烁着人生的光芒,辉映出人生世界的五彩斑斓。但必须明白的是,这斑斓只是生命伦理的幽光。也许,它在很多人的眼里,算不上光彩,因为我们太喜欢小说故事的波澜起伏了。而这里,从表面看,只有温泉疗养院这么一个很小的地方,出现在这里的人物,更是极其平常。

但我注意到,那些所谓“英雄”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许轰轰烈烈,但他们的生命却相对简单得多,他们活在自己的人生里,却很少静坐在生命的幽深之处。而那些平常之人,活在内心的时候会多一些。

相对而言,雅库布比较简单一些。在整个故事将要落幕的这一天,他的故事最是好办,与这里的两个人告别,一个斯克雷塔大夫,一个是奥尔佳。大夫是雅库布的朋友,奥尔佳既是雅库布的养女,但自从昨天一个夜晚,他的爸爸角色就显得十分尴尬了。但无论如何,雅库布在离开祖国前,来温泉小城,就是了为了要最后见一见这两个人,并和他们告别。

而奥尔佳是大夫的一个病人,雅库布曾托付大夫替他多照看她些。就是说,他们两个人也是相识的,雅库布与他们的告别,单从告别看,再简单不过,把他们叫到一起,或喝茶,或吃饭喝葡萄酒。但这是生活,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告别多是这样的情形,如果说照实写来,最多也只是一个故事。

小说是不该这样做的,或者说艺术最鄙视照搬生活,就是说,雅库布与这两个人的告别只能一个一个来,至于说先后,先与谁告别,后与谁告别,当然也是技巧,但这技巧又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世间不存在这样的技巧,做小说更是如此。就是说,小说家即使这点技巧,也不是他随心所欲的事。虽然最终的技巧安排都是小说家之为,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即使十分熟练如米兰者,那技巧之手也是经过无数演习练就的,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是一辈子无经验者的白日梦,他们看不透成功者背后的天寒地冻,只以为那是天才之故。此说的惟一意义在于,即使再小的技巧,也是十分用心的结果。

果真先告别的是奥尔佳。因为,在这一天与奥尔佳告别,两个人的心情都复杂了许多。如果没有昨天夜里的经历,他们的告别也会像与大夫的告别一样,奥尔佳还是雅库布一直看护的养女,他本人也依然是一个爸爸的角色。如果雅库布早走一天,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告别。所以,与奥尔佳的告别,是雅库布先要了结的一件事。

这也决定了,与奥尔佳的告别,必须分两节来描写。一节以奥尔佳为主,一节是雅库布为主,因为他们各自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心情不一样,什么不一样的心情?这就是生命的伦理,既然米兰在他的小说里描写的是生命伦理,那就只能也必须这样设计。就是说,小说家要遵从小说的使命,要这样的遵从里,他处处谨慎,又处处用心。

现在我们读到的是这一告别故事里的奥尔佳:

她坐在一把扶手椅中,双腿搁到桌子上。她以这样的姿态等着雅库布。当雅库布敲她的门时,她欢快地叫道:来吧,我正等着你呢!雅库布已经走了进来,可她的双腿一时间里依然搁在桌子上。这便不是女儿面对爸爸的姿态了。

男女之间的性关系,一下子改变了把奥尔佳改变了,但很明白,她这可不是撒娇。看看雅库布进来后一脸忧郁的神色,就知道,他感觉到了怎样的尴尬。

然而,奥尔佳为什么会这样?

“昨天晚上的事情和言行不断地在她的脑海里重现。那天晚上发生的一切,都令她兴奋无比,她尤其满意她自己的行为,她终于成了多年来一起梦寐以求的那样;她不再是男性意愿的牺牲品,她已经成了她自己的奇遇的创造者。她已经彻底抛弃了雅库布让她扮演的天真无辜的孤儿角色,相反,她自己反倒仿照她的愿望把他给改造了。”

这段描写,谁都可以想到的一点是,经过昨天晚上,奥尔佳改变了自己的角色,从一个天真无辜的孤儿角色,变成了雅库布的情人。当然,是她自己以为的情人。可是还有只有小说家想到的:

奥尔佳自己抛弃了孤儿的角色,她真正地改变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奇遇的创造者,不再是男性的牺牲品。正因为如此,她把他也改造了。

如果说,这是奥尔佳的成长或者成熟,一个女性的成熟,那么,小说家在告别这一情节里,要描写的是这些。

如果这是艺术,艺术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不要把看到的技巧当成艺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