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chi_ping 2019-01-25

《四总穴歌》最早见于《针灸大全》,原文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这首简单的歌诀,却表达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道理。四个穴位分散在下肢和上肢,对头面躯干部病痛起着远道主治作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主治肚腹部病痛;委中属足太阳膀胱经,主治腰背痛;列缺属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经相络,主治头项痛;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主治面口病痛。

四个穴位中,足三里和合谷,在临床上应用最广,且历久不衰。委中、列缺对于腰背、头项痛,近人就用得较少。似乎穴位的应用随时代而有变异。这种变异,与刺法的掌握颇有关。如委中用于腰痛,古代多用浅刺出血法。先伸张腘部,或加拍击使浅静脉怒张,随后用三棱针或粗针散刺出血,还可加拔火罐。此法对急性腰扭伤有显著疗效,而单刺法则效果不大。列缺位于筋骨之侧,如不能很好得气,对头项强痛的奏效就不够理想所以临床治疗于取穴之外更须注意如何取气。一些容易定位又容易掌握针感的穴位常为临床所喜用,否则就少用。近人对列缺等穴的少用,可能就是出于上述原因。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四总穴歌》是最短的一首针灸歌诀,但它简括有余而全面不足。全身各部,除了“肚腹”、“腰背”、“头项”“面口”之外,其他部位怎么配穴呢?它没有提。为此,近人有些补充。下面的《八总穴歌》或称作《分部远道配穴歌》,看来是较接近当前临床实际的(《针灸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头项后溪取,面口合谷收;

心胸内关穴,肚腹三里留;

小腹三阴交,腰背殷门求;

肝胆阳陵泉,胁肋配支沟。”

远道取穴是针灸临床的取穴大法,特别是对一些急性病痛,临床上不能只是头痛针头,腹痛针腹,而应当优先考虑远取法。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头项不取列缺而取后溪,即因其较易掌握针感,还因其属手太阳小肠经,与头项有更直接的联系。临床对落枕、头项强痛等多配用。当然也可选用其他穴。一般病位偏后者取太阳经,偏外侧者取少阳经,且以手部穴为主。面部则属阳明经,如牙痛、头面痛、鼻塞、眼赤等,均可取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心胸部的病症则取内关穴,如心悸、胸闷、心痛、恶心、吐呕等。上腹或说大腹部的病痛,则取足三里,如腹痛、胃脘痛、肠鸣、吐泻等;下腹部或说小腹部的病痛则取三阴交,如小腹痛、痛经、遗尿、小便不利等。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腰背不取委中而取殷门,也是因其较易掌握针感,但须用深刺。本穴同属足太阳膀胱经,能缓解腰背部的强急。治急性腰扭伤还可与后溪上下配用。以上对身前、身后各部都有了相应的配穴,只缺身体侧部,因此补上阳陵泉,这对肝胆和胁部病痛都适用,胁痛还可与支沟上下同用。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常用于利胁、通便。

至此,可以说,对全身各部的急性病痛大体上都有了相应的配穴了。其选穴是根据经络的联系规律,身前属阳明,身后属太阳,身侧属少阳。胸部和小腹部则配阴经穴。分部相应关系如下表: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这些穴位都位于四肢部,而且多数在肘膝以下。只有殷门位置较高,故有人认为,不能以此穴代替委中。如用法得当,仍应以委中为主。又支沟一穴,应用较少,似不能与其他常用穴并列,既有阳陵泉则可不提此穴。此外,两侧各部都有穴,而未及正中部,对脑脊方面的急症配穴缺如,似应加上人中即水沟穴。此穴除用于晕厥、昏迷、癫痫等症之外,还用于急性腰脊强痛,是督脉的主要穴位。《玉龙歌》说:“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这样,对《八总穴歌》不妨再来一次修改,以便更好地反映临床实际。改文如下:

头项后溪取,面口合谷收;

心胸内关穴,肚腹三里留;

小腹三阴交,腰背委中求;

胁肋阳陵泉,脑脊刺水沟。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