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射与体悟真相

 悦来阅好吧 2019-01-25

禅诗<愿将山色供生佛> 来自愿将山色供生佛 04:42


今天隔壁的水龙头“嗒嗒嗒”敲打洗手盆,我以为是声音吵到我了,让我心里不舒服,接着又下雨了,哗哗的,但是我心里不但不因为声音大而烦,反而感觉清爽。细细分别,体悟到心里不舒服并非外在声音的问题引起,而是我产生了水龙头不应该滴水的想法,而对下雨这种自然现象则没有什么看法。


如果我们想从与人事物的纠缠中脱离出来,收回我们的力量,或者说怎么样才不以“受害者”的身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必须了解我们内心与外界的关系,而了解内心与外界的关系,就不能不透彻地体会投射原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快乐与幸福,评断与抗拒,愤怒与攻击等等。


我们的观点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自我概念,因此,当我们生某个人的气,就映射出我们对自己的某个信念。我们只可能生自己的气,我们的内在以罪疚感为基础的自我概念,运用隐藏着自我憎恨,不断的伤害着我们自己。当我们对某人生气,就是再度攻击自己,而任何自我攻击都会削弱自己。当我们攻击别人,或者当别人攻击我们,我们就已经在下意识中建立了这样的情境,企图借此改善自己的罪疚感,这样的做法当然从来没有奏效过,只是成功的使我们感觉更糟糕,而这只会带来更多的罪疚感、更多的自我惩罚和攻击,如此恶性循环。


我们的投射是小我承诺要帮助我们的防卫措施。但小我其实是把问题掩盖掉,使我们无法疗愈必须疗愈的部分。假使我们投射在他人身上,然后直接攻击对方,就等于强化了自己的自我憎恨,这对我们的健康十分不利。投射意味着心灵内部的冲突,同时变成了在我们的世界中与某人之间的人际冲突。对任何人都愤怒和攻击等于先攻击自己,这也同样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人不可能攻击别人,却不攻击自己,就连身边出现正在攻击别人的人,也显示出我们内在有所冲突,是我们的一部分在攻击自己的另外一部分。假使我们有痛苦,这不只是一个攻击自己的问题,自我攻击不可能只集中在自己身上,如果我们攻击自己,那我们正在攻击周围的其他人,包括我们最亲近的人在内。我们的愤怒和自我的怒气,源自于过往的重要关系:比如与父母的关系,有幼年期和无意识两方面的根源。

好好的反省一下我们强烈生气和评断别人的经历: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跟谁有关?

假如这个事件是试图让我们了解自己早年的某个经历,那这种冲突发生在几岁?

这个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那我们正在面对的过往的冲突是关于什么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投射,世界因此而造就,我们把自己对自己的评断和抗拒的部分压抑了,我们憎恨自己这些地方,因此将之分裂并隐藏起来,但因为我们忍受不了这样的罪疚感,于是将它投射到外部世界,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评断。我们就是不喜欢自己的这些部分,而且觉得深受威胁,而爱自己、宽恕自己、理解自己以及其他各种连接形式,能使我们与外界连结起来,替我们赢回平安和完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