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8月16日下午,东山方志名人馆来了4位北京、天津游客,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教师。年长的席德茗教授,一进门就从包中取出一本封面发黄的家谱,同方志名人馆版面上的《东山氏族寻踪》“安定席氏来历、名人、字辈”对照,高兴地说:“对上了,对上了,这下可告慰席元棣曾祖姑母了。” 席德茗一行是天津席氏会美堂的后裔,从始迁祖席绍圣算起,他们已是天津席氏第7代裔孙了。他们带来的天津民国《吴县东山席氏家谱》,揭示了一段清咸丰、同治年间,东山翁巷席氏险遭灭顶之灾的秘史,也揭秘了民国“文治总统”徐世昌及夫人席元棣的传奇姻缘。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祖籍天津,清咸丰五年(1855)生于河南的卫辉县。徐世昌7岁丧父,家境贫寒,同母亲与5岁的弟弟靠族人接济生活。年轻时徐世昌曾在天津会美堂席氏家中当私塾先生,并与席家四小姐席元棣私订终身后花园,山盟海誓,相伴终身。后来徐世昌发愤苦读,光绪年间考中进士,入翰林院充任国史馆协修。继入袁世凯幕,任过内阁学士、军机大臣等职。武昌起义后,徐世昌始任国务卿,1918年被选为总统,1922年离任。晚年迁居英租界,以翰墨为遗兴,1939年病故。虽无多大政绩,亦少骂名,被称为“文治总统”。 夫人席元棣祖籍苏州东山翁巷会美堂,为席存义之女。东山会美堂席氏清同治年间迁居天津,后在津地筑会美堂,这里面也有一段故事。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攻克苏州,并在城郊的洞庭东山建东珊县,管辖东、西山及后山太湖水面。东山翁巷会美堂席明耀为保家室,无奈捐给太平军一笔银子,因佐军有功,被授予监军之职,当然只是个虚衔,名字登上了太平军的官员名册。 可好景不长,两年后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清廷在全国到处追杀“长毛”后裔及族人,东山席氏面临灭族之灾。此时,已坐上英商上海汇丰银行买办的席正甫,发急电请好友李鸿章、左宗棠相助,在朝廷上为席家说情开脱。后来朝廷总算网开一面,说东山席家曾助朝廷从汇丰银行筹资,装备军队剿灭“长毛”,席家对国家有功,不作深究,但在长毛军中任职的会美堂席明耀一房(老四房)必须全体自裁。为保席氏大家族,翁巷席家只得丢卒保车,老四房开会作出决定,这一支席氏全部服毒赎罪。 是夜,长房夫人叶氏把老四房中席世经和席世纶两个不满周岁的幼童抱回家,半夜里在女佣的帮助下,抱着两个熟睡的婴儿,搭木梯从后院墙爬出,从席家湖头乘船连夜逃到苏州阊门,又逃往在河南卫辉县任知县的丈夫席绍圣处,这才保住了席家四房的一点血脉。 不久,大伯席绍圣在卫辉县因病去世,伯母叶氏带着两个小侄子靠帮佣艰难度日,席世经和席世纶在苦难中长大。清末,席世纶之子席存义至燕地经商发迹,在天津购地筑宅,为不忘东山祖根,天津新宅亦名会美堂,又建祠堂、续家谱,成为当地名门。席存义生元銮、元堃、元棣两子一女。 徐世昌未达时在席家教书,与四小姐席元棣(族内平辈中排行第四)互有爱慕之情。后来徐世昌飞黄腾达,当选上民国总统,原配曹氏早卒,遂娶席元棣为继室夫人。 天津徐家为大族,曹氏与席元棣均无孩子。作为长嫂的席元棣聪惠贤淑、宽情仁慈,被徐家众兄弟称为“母亲”。徐世昌家族兴旺,其中,“世”字辈兄弟就有10人,大多受过大哥大嫂的恩泽,如徐家遇有生活上的大事,总是由大嫂席元棣牵头召集妯娌们开会商量。当六弟徐世扬在吉林去世后,他的妻儿来津投靠时,席元棣还专门请大家来商量如何尽量安排好她们的生活。席元棣1930年病逝,享年76岁,临终时有个遗愿,要大哥元銮、二哥元堃家的孩子,即她的几个侄子,有朝一日回苏州洞庭东山,到席家祠堂向祖宗磕几个头,敬几支香。 东山翁巷村翠峰坞席家祠堂已毁。临行时,席德茗四人向名人馆的唐代迁山始祖席温遗像三鞠躬,也算了了曾祖姑母的一点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