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晒太阳可以补钙,这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把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再通过肝、肾的代谢变换成活性维生素D,这种活性物质可在各个组织发挥作用,促进人体骨骼对于钙的吸收,这也就是晒太阳能补钙的原理。 可是晒太阳也需要晒对方法,有些人喜欢吃饭后懒洋洋的躺在卧室阳台那里沐浴阳光,以为这样晒晒就可以补钙,其实隔着玻璃晒太阳对于补钙并没什么作用。 阳光中的紫外线分为紫外线A、紫外线B和紫外线C。其中只有紫外线B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人体大约90%以上的维生素D是由紫外线B照射皮肤产生的。但是,紫外线B的穿透性差,薄薄的一张纸、防晒指数超过30的防晒霜,甚至当今盛行的雾霾都能将紫外线隔绝,更何况是隔着厚厚的玻璃。玻璃肯定会有效阻挡紫外线,阻止人体合成维生素D3,无法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 那应该怎么正确晒太阳? (1)春夏两季每天至少晒20分钟,秋冬两季晒30分钟,孕妇需要适当延长晒太阳的时间,但不可超过40分钟,阳光晒得太多也会损伤皮肤,因为紫外线对皮肤有损伤,另外还可能出现大脑缺氧的情况。 (2)每天早上最好在6-10点晒太阳,此时光线中的红外线较密集,紫外线密度较低,让皮肤感觉很温和。下午晒太阳最好在4-5点,这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强度可以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了骨骼的钙化作用。晒完阳光后,适度补水,多吃水果、蔬菜,补充适当的维生素C,预防皮肤色斑、晒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