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在外人面前这么叫孩子,不仅尴尬,还可能伤害到他们

 阿布的书柜 2019-01-26

上周末,小吴带女儿在小区公园里玩耍,女儿很快就和小区里几个同龄的小朋友玩在一起了,小吴也趁机休息一会儿,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其他家长聊起了天。

小朋友们玩着玩着,有一个老奶奶突然高声朝其中的一个小男孩喊了几嗓子:“胖胖,胖胖,你慢点胖胖,别摔着了啊!”

这下子,原本一起玩得很开心的小朋友们可炸开了锅,纷纷起哄着叫“胖胖胖胖”,搅得那个小名叫胖胖的孩子越发难看,最后红着脸、红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

通常而言,一个孩子除了会有写在身份证上的“大名”,还会有一个父母或其他长辈给起的小名。

在家里日常相处时,父母喊孩子的小名会显得很亲昵很可爱,要比直接叫孩子大名顺口得多。

也有些父母会先给孩子起好小名,等到孩子长大一点才给孩子起大名,这种做法在古时候还会配合上“抓周”的习俗,不过在如今这个需要办出生登记的时代已经不是很流行了。

事实上,有不少家长叫孩子的小名叫习惯了,也就不愿意改口了,无论什么场合都习惯叫孩子小名,也不管孩子多大了、愿不愿意,这往往会导致亲子之间出现矛盾。

在家长看来,自己一直叫孩子小名,没理由改口;可在孩子看来,家长当着外人的面叫自己小名,实在是太丢人了,尤其是被同龄的朋友听到了更是尴尬,自己以后都会一直被嘲笑。

小名宜内不宜外,别在外人面前这么叫孩子,不仅尴尬,还可能伤害到他们哦!

那些在外面还一直叫孩子小名的父母,往往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两个坏处,一是被嘲笑,二是“贴标签”。

之所以喊孩子小名会导致孩子被嘲笑,其实多是因为家长给孩子起小名不加思考,很随意地起小名,比如说什么臭臭,蛋蛋,胖胖,自家人听起来只觉得有趣,可在外人耳中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羞耻了。

而且,小孩子本身就童言无忌,喜欢给别人起外号,遇到这样现成的“外号”,不把孩子嘲笑翻了才怪呢!

家长在外面喊孩子小名,会让孩子很没面子,甚至容易留下心理阴影,除此之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导致孩子给自己“贴标签”。

三岁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已经开始建立了,外界因素会成为他评判自己的重要参考,如果总是被家长以小名称呼的话,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就像小名那样“胖”、“臭”,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在父母眼中,孩子长得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这点确实没错;但孩子长大了,有尊严,知荣辱,同样需要尊重,家人在私下场合叫小名虽好,可在外面还是叫孩子的大名把!

宝爸宝妈们,你们家宝宝多大啦?在外人面前你还叫他小名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