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古亭 《释云》 云:“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司空图有休休亭,本此义。造式不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至十字,随意合宜则制,唯地图可略式也。 正如上述,亭子造型百变,用料选择也是广泛,木、石、砖、竹、铜,都可为亭子造骨。古时亭子指的是工人休息并且观赏景物的一种建筑物。四面敞开,不设门窗,有时候在下半部分会砌半墙,或者设置栏杆。这样的设置一直沿用至今。在园林古建中,亭子是最为特别的古建,其多为赏景之用,休闲为主,实用性甚少,但是延用至今,想必终有它说隐藏的秘密。 (向上滑动启阅) 故事: 亭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最早的时候亭不是指工人休息观赏用的建筑,而是指军事上设置的小堡垒。到了秦汉时期,亭开始在各地出现,政府维护地方治安的部门可以使用。刘邦在起义之前就是一个小亭长。《汉书》机智啊,亭中有两个官吏,一个负责打扫卫生开门闭户之类,一个就担负抓捕盗贼的职责(如今的保安亭)。 魏晋南北朝时期,驿站代替了亭制,再后来,驿站和亭的政府办事处功能都被撤销,不过民间保留了交通要道建亭的习惯,为旅人行路歇息之用,或者作为迎送宾客的场地,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来。李白曾有诗云:“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表明了亭的送别功能,一般是五里设置一个短亭,实例设置一个长亭,《西厢记》中就有“长亭送别”一幕戏。 在园林之中,亭不但是是构成园林风景的重要建筑,也是历来文人墨客最喜欢题联留墨宝的地方。济南大明湖上的历下亭,“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把大明湖的优美风景描绘得非常准确。唐天宝年间,杜普到此处游玩,在亭中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后由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写出,挂于亭中。文人似乎对于视野不受阻碍的亭子格外青睐。 元人张宣诗句:“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正道出了亭在风景中的重要地位。 苏州园林中各处都有亭子,但都还有些不同。
沧浪亭在苏州园林里直接以亭为名,足以让众人知晓这石亭的重要。沧浪亭初建于北宋,后移建于现今的位置。沧浪亭为四方亭,4根方形石柱上横架石梁,亭内挂落上有精美雕饰,四隅戗角飞翘,四边有石头围栏,亭内有石凳石桌,供游人小坐。 拙政园西部的扇亭,造型非常独特,无论是亭子的屋面,还是亭内空窗、吴王靠、石桌,甚至悬挂着的宫灯,全部呈现折扇形状,亭子依水而筑,倒映水中,美不胜收。 园中塔影亭,亭为八角亭,呈橘红色,亭名源于古诗:径接河源润,庭容塔影凉。该亭自上至下和四周的窗格都拼合成正八边形,精妙绝伦,堪称苏州园林中最精致的的亭子。 大小本是极端,但放在亭子的本身,也霎时可爱了些许,怡园的螺髻亭,童子结发为螺髻,因之得名,该亭建于清朝同光年间,立于北山之巅,为六角攒尖顶,边宽仅1米略余,檐高也只2米稍余。 狮子林的真趣亭堪称最富丽堂皇的亭子,该亭建于清代,依水面南,整座亭子金碧辉煌,精雕细琢,充盈皇家气息。尤其是匾额更令人目眩,上缀鎏金大字“真趣”,为乾隆皇帝亲笔御题。亭内还有秀才帽、木刻屏风等富丽堂皇的装饰。 亭子,在古建中一直延存至今,想必这就是它的秘密,中西皆有造型,但无论何种变化,这种建筑都有能够让人停歇的魔力。 ps: 方亭之一(攒尖顶) 方亭之二(歇山顶)
绣绮亭正立面(歇山回顶)绣绮亭侧立面(歇山回顶)
长六角亭
筒瓦圆顶\ 扇亭正立面图
五坡攒尖顶 四坡攒尖顶 亭子 不带烟火 保留至今 文 \《园冶》;图 \ 网络 关于“理池”—— 一家专注苏式园林生活的企业 传承千年园林文化,用心设计、成就经典作品。苏州理池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位于苏州市区彩香路,北靠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西依千年古刹寒山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李航先生的带领下,汇聚一群拥有共同职业梦想,视设计为生命的新生代设计师团队力量,是苏州地区最早涉足私人景观营造的主要公司之一,也是当前将私人景观设计和施工分开运营的先行者。是苏州唯一一家专注苏式园林设计、苏式建筑设计、苏式民宿规划、苏式产品定制等传承园林文化与发展的一体化专业服务机构。 秉承“设计感动客户、设计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以“传承园林文化”为己任。打破传统景观公司“设计 施工”利益捆绑的格局,设计免费的怪圈。坚持“只做有价值的设计”,树立行业新标准。业务遍布苏州、上海、杭州、无锡、合肥、青岛、厦门、广州等发达地区,营业范围从最初的别墅景观设计到如今包含私人建筑景观一体化规划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