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它是逗留赏景的场所,也是园林风景的重要点缀。 “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是说亭的选址要符合园林的整体布局。大型园林中的亭多布置在景点或观景点上,如北京颐和园西堤的几座亭桥。小型园林中,亭常作为主景而筑于山间池畔,或辅以幽竹、苍松,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出不同的景观画面。亭的位置、式样、大小因地制宜,变化无穷,亭有半亭、独立亭、鸳鸯亭之分。亭的立面有单檐、重檐之分,其中以单檐居多。亭顶式样多采用歇山顶或攒尖顶。亭的平面更是形状不一、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梅花形、扇形等。 按结构层次可分为: 一、单檐亭(圆、四角、六角、八角) 圆亭:平面为圆形的亭子,一般来说平面为圆形的亭子,它的顶式也多为圆形攒尖顶,上下呼应。圆亭的造型简单而精巧,看似普通,却往往能令人心动爱怜。 单檐圆亭 四角亭:平面为方形的亭子,分正方和长方两种,正方亭较为常见,顶式一般用方形攒尖顶。除了攒尖顶之外还有很多方亭使用歇山顶,硬山顶或十字顶等形式。 单檐四方亭 四方亭图示 六角亭:单檐六角亭平面有六棵柱·成正六边形.屋面有六坡,相交成六条脊,六条脊在顶部交汇.为一点,攒尖处安装宝顶. 单檐六角亭的基本构造是:由下白上依次为:六棵柱,柱头安装搭交箍头枋,使柱头以下形成圈梁式围合结构,柱头以.上安装角云.垫板,搭交檐檩.在檐檩上面.按金檫轴线位置确定趴梁的平面位置,通常是沿面寛方向的金檩轴线安置长趴梁.梁两端搭置在檐檩上;住进深方向安置短趴梁.梁两端搭置在长趴梁上,短趴粱的轴线·在平血.上应通过搭交金椒轴线的交点,以保证搭交金檩的节点落在趴梁上.长短趴梁仕檐像上面形成了承接上层构架的井字形梁架.趴梁以上再依次安装金枋、金镍.角梁沿各角安装,角梁以上安装由创,6根由戗共同支撑雷公柱.雷公柱一般为悬空做法,较大形的六角攒尖建筑可在金檩上安装太半梁,雷公柱立于太平梁上.六角攒尖建筑的长短趴梁的放置方向.在实际中也有互相易位的例子,即将长趴梁位置改置短趴梁,短趴梁位置改装长趴梁.长短趴梁位置交换,虽然对承接上层木架作用一样,但趴棠这样放置,会使趴梁榫卯.搭交檩榫卯和角梁三者的节点集中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削弱,这对亭子的整体结构及局部榫卯的结构都有伤害,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这种做法! 单檐六角亭 单檐六角亭 八角亭:八角亭构造与六角亭相似,平面有八棵柱·成正六边形.屋面有八坡,相交成八条脊,八条脊在顶部交汇.为一点,攒尖处安装宝顶 单檐八角亭 八角亭图示 二、重檐或多重檐亭 亭子造型追求的就是小巧玲珑、活泼多姿,尤其是园林中的小亭,是丰富园林景观的重要构件,所以更以小而精巧著称。但是,有时候为了具体情况的需要也会出现体量较大的亭子。 重檐六角亭也有一圈柱子和两圈柱子两种不同的柱网分布形式,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构造形式. 1、两圈柱(双围柱)重檐六角亭 两圈柱子的重橋六角亭,平面分布12棵柱,外围一圈檐柱,里围一圈金柱.金柱向上延伸直通上层檐,作为上层檐的檐柱.这种由重檐金柱直接支承上层檐的做法,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构造方法.相当于在单檐六角亭外面再加出一层廊檐,它所采用的仍是双围柱重橋四角亭的构造模式双围柱重檐六角亭上层檐的构造与单檐六角亭相似,也是采取施用长,短趴梁的方法组成.上层构架.下层檐构架与重檐四角亭的下檐构造有类似之处,在檐柱柱头位置安装搭交箍头檐枋,形成下层檐下架的围合结构.在檐柱和金柱之间施抱头梁.穿插枋,通过这件构件把两圈柱子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抱头梁之间安垫板,垫板上面安装搭交檐檩,形成下层檐上架部分的围合框架.搭交檩与金柱间,安装插金角梁,角梁后尾做榫交于金柱,前端挑出于搭交檐檩之外.下层正身檐椽外端钉置于檐檩之上,内一端搭置于承椽枋之上.承椽枋以上装围脊板.围脊枋.围脊楣子和上层檐枋诸件.这种双围柱重檐六角亭尽管构造很合理,但由于金柱落地占据空间,影响室内空间利用率,作为公共园林建筑,这是美中不足的。 重檐六角亭 重檐六角亭 重檐六角亭 2.一圈柱(单围柱)的重檐六角亭 单围柱重檐六角亭,平面分布六棵柱.仅外围一圈檐柱,里圈无金柱.它的基本构造是:在柱头安装箍头檐枋(大式为额枋),柱头置角云,角云之间装垫板.这部分构件为平板枋和斗棋).垫板以上安搭交檐檩(带斗棋大式做法为搭交挑檐桁.正心桁).在檐檩上安装抹角梁,下层檐角梁外端扣搭在搭交檐檩上,内一端搭置在抹角梁上,并挑出于抹角梁之外,角梁后尾做透榫,穿入悬空柱下端的卯眼,悬挑上层檐柱 这种利用杠杆原理,以抹角梁为支点,角梁为挑杆悬挑上层全部构件的方法,即前面所谈到的抹角梁法。 上层悬空柱间由若十道横枋相联系.这些枋子由下至上分别为:花台枋(带斗供人式做法,溜金斗棋后尾落在此枋上,无斗棋小式做法可在此枋与承椽枋之间安置荷叶墩-类装饰构件作为隔架构件)、承椽枋、围脊板、围脊枋,围脊楣子、上层檐枋(大式敬法为上檐额枋)等构件.上层檐枋以上在柱头部位安装角云,角云之间装垫板,垫板以上安搭交檐檩(如为带斗棋大式做法,这部分应为平板枋、斗棋,挑檐桁.正心桁诸件).在檐檩以上,安装趴梁.方法同单檐六角亭,趴梁上再装金枋,金檩,角梁,由戗.雷公柱等件。单围柱重檐六角亭,上层檐柱不落地,室内空间利用率高,构造巧妙合理.实物有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天津宁园重檐六角亭等。 3、重檐八角亭 做法同重檐六角亭 重檐八角亭 重檐八角亭 重檐八角亭 4、重檐圆亭 三、组合亭(十字亭、双亭、桥亭) 桥亭:建在桥面上的亭子。园林需有山有水才能产生富有自然气息的美妙景观,园林水多为池水,为了丰富池面景观,往往会在水上建桥,宽处水面建曲桥,窄处水面建建拱桥。为了营造水面上的一个突出的景观,园林池面小桥上还多建有亭,即称为桥亭,立于桥亭处,又能防止日晒雨淋,桥亭内还可以设置坐凳栏杆,以便在游玩之余作片刻的小憩。 五亭桥 桥亭 双亭:也就是鸳鸯亭,两亭相连而成一亭的形式。鸳鸯是一种成对生活、形影不离的水鸟,常被比喻作夫妻。因此鸳鸯亭也就是紧密相连的两座亭子。鸳鸯亭在建造上比一般的亭子更为复杂,因此它的实例不是很多,北京颐和园内万寿山东麓的荟亭即是一座鸳鸯亭。 鸳鸯亭 双亭 四、两层及三层亭 跟重檐亭同理,一般中间设一圆柱作旋转楼梯到二层及三层! 两层四角亭 三层八角亭 三层八角亭 五、单檐特殊亭(半亭、扇形亭、三角、五角、九角亭) 半亭,虽然它也是一种亭子,但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座亭子的一半,并不是一座完整的亭子。半山亭因为只有一半的亭子的形式,所以往往需要有一定的依附才能稳定地存在,这种依靠可以是墙可以是房屋、山石。比起完整的亭子,半山亭能更好的节约空间,但同样能丰富建筑景观。 半亭 半亭 扇形亭:平面为扇形的亭子。扇形亭的顶式也是与平面对应,多为扇形。扇形亭子的体量大多较小,所以比一般的亭子更有变化,更显精巧。不过,扇形亭的实例并不是很多,北京北海内的延南薰就是一座精美的扇形亭。 扇形亭 扇形亭 扇形亭 三角亭、三角亭在中国亭的造型中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它的最大特点是只有三根支柱、三个挑檐,因此显得格外轻巧玲珑、明快简洁。三角攒尖顶亭在我国并不常见,较有名气的有: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三角亭、兰州白塔山的三角亭、绍兴兰亭的“鹅池”碑亭、广州烈士陵园的三角休息亭等! 三角亭 三角亭 五角亭、五角亭常采用攒尖顶造型,其基本构造与四角、六角、八角亭几乎没有区别,唯有趴梁的构造方式较为特殊。叶赫五角亭、武汉东湖磨山梅园冷艳亭等都是实例。 五角亭 六、竹亭、茅亭、树皮亭 均为景观亭,现多用水泥仿制其对应材质的景观亭! 柱亭 茅草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