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教师,李镇西的名字早有耳闻,但从未研究过他的教育理论。很幸运的是学校邀请到了李老师来一中给我们做了一场《以人格塑造人格—民主师生关系的常识与叙事》的主题讲座,李老师用自己生动的教育事例深深地感染了我。 一封封书信,记下了李老师与学生之间质朴的情感交流,一张张照片,呈现了李老师与学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和谐画面。李老师做的每件事都很平凡,但又很不平凡。之所以说平凡,因为做的好多事情我们很多老师也曾做过。这让我想起了刚毕业的那会儿,比学生大不了几岁。学生在上课时是学生,课后更多的是朋友。带学生打球、踢球,周末去爬山、野炊,一起去我宿舍做饭、包饺子。学生们爱玩,我也爱玩,于是就会发现我带着学生们活跃在整个校园中。全校唯一的景象,一到活动课,总有我的学生围在我住的地方,等着我带他们去打球。与学生的亲密无间,让我很享受教师的角色。教育教学中,虽然缺乏经验,也遇到很多问题,但每次都以各种形式化解了。或许走的弯路比别人多,但每次的弯路都增近了我与学生间的感情。这也许就是李老师所说的平等,让我与我的学生真正做到了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也正是因为师生平等,要求学生做的,我会和他们一起做,学生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主人翁意识强烈,班级的各项活动全面发展,成为校内的明星班级。在我回来工作时,很多毕业和未毕业的学生来道别,他们制作了祝福视频、画册等作为纪念品,让我很是感动。特别是那些被我严厉批评过的学生,道别时向我承认错误,并对我表示感谢和祝福,这让我明白了一切对学生的教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再好的恋爱,时间长了,都会平淡的。同样的,教书时间长了,感觉自己也开始倦怠了,与学生的关系慢慢疏远了,参与学生的活动越来越少,偶尔的互动,也略显生硬,自己变成了一个远离学生的教师,一个高高在上的班主任。 李老师的讲座来的正是时候,让慢慢沉睡的我意识到自己开始偏离航道了。李老师把平凡的事做到了不平凡,正是因为他的的坚持,他的一以贯之,而我却慢慢丢弃这些教育的法宝。 通过这次讲座,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时刻保持清醒,抵挡住外在的压力与诱惑,做纯粹的教育,释放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李老师提出“没有绝对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想搞好教育得有一颗初恋的心吧。 作者简介:潘楷树,祁门县第一中学数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
|
来自: 昵称vB0FcTek > 《教育大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