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医学免疫学》 补体系统

 秦岭之尖 2019-01-26

补体系统

一、免疫术语

补体(complement,C)系统:是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

        MAC(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由补体系统的C5b C9组成。膜攻击复合物(C5b6789n)牢固附着于靶细胞表面,最终造成细胞溶破而死亡。

二、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

 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示意图


1.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

概念: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C4b2a)与C5转化酶(C4b2a3b)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2.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概念:又称替代激活途径,其不依赖于抗体,而由微生物或外源异物直接激活C3,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参与下,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启动级联酶促反应的过程。

3.凝集素反应/MBL途径(lectin pathway / Mannose-Binding Lectin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概念:指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或纤维胶原素(ficosinFCN)等直接识别病原体表面糖结构,依次活化MASP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中相同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比较:


经典激活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

MBL激活途径

激活物

抗原-抗体(IgMIgG1-3)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某些细菌、G-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凝聚的IgAIgG4

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

起始分子

C1

C3

MBLFCN

参与的补体成分

C1C4C2C3C5C9

C3B因子、D因子P因子、C5C9

MBL(FCN)MASPC4C2C3C5C9

抗体参与

需要

无需

无需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C4b2a

C5转化酶

C4b2a3b

C3bBb3b

C4b2a3b

生物学作用及特点

协助抗体产生免疫效应,在感染的后期或恢复期发挥作用,并参与抵御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机体。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初期或初次感染发挥作用;存在正反馈放大环。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发挥作用;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交叉促进作用。

三、补体的生物功能

(1) MAC介导细胞毒作用

   补体系统激活后,最终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导致细胞溶解。

¨ 参与宿主抗细菌、抗病毒及抗寄生虫的防御机制;

¨ 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 病理情况下导致自身组织细胞损伤与疾病

(2) 活性片段的生物学效应

a) 调理作用

   补体激活产生的C3bC4biC3b等片段直接结合于细菌或其他颗粒物质表面,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补体受体结合而促进吞噬细胞对其吞噬

b) 炎症介质作用

过敏毒素作用

    C5aC3aC4a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促使其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趋化和激活作用

    C5a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

c) 清除免疫复合物

       C3b与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IC)结合,同时黏附于CR1+RBC和血小板表面,形成较大的复合物并随血液被运送到肝脏和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称为免疫黏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