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真的是被壬辰战争拖垮的吗6

 钟家台 2019-01-26

大明王朝真的是被壬辰战争拖垮的吗6

这其中,朝鲜军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虽然朝鲜军统计数量高达十七万,但朝鲜方面自己的记载中,实际真正投入过战斗的,全加起来仅六万余人陆军,水军数千。其二则是朝鲜军除水军外,没有一场有战略意义的正面战役。其三则是即便在和明军的协同作战中,其数量也就三、五千人,且从不被独立使用,甚至连朝鲜自己都少有战斗记载。客观地说,在整个战争时期,朝鲜军最大的作用是为明军负责运输物资,而不是战斗。可即使这样,物资运输也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一直是制约明军行动的一个重大软肋。

另外,日军也一样拥有数量不少的朝鲜伪军,尤其是弓箭手。他们甚至建立了相当数量以朝鲜人从事生产的城下町。因此在朝鲜人力这点上,中日两军都是客军,都无太大优势。

 丁酉再乱,日军再次出动兵力十二万一千一百人,加原驻朝鲜的日军两万零三百九十人,陆军为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人;水军两万两千人,水陆总计兵力为十六万三千余人。

 明军方面,计划出动的兵力为陆军十三万零五百人,水军一万三千二百人,水陆合计总兵力十四万三千七百人。

 然而,日军出动的十六万人兵力是实实在在且一次到位的,而明军丁酉初期入朝的兵力仅四万人左右,一直到次年五月前后,所有部队才全部进入朝鲜集结完毕,但根据朝鲜李朝的记载,入朝明军兵力实际只有十一万余人。

 换话说,整个朝鲜倭乱期间,明军其实一直在以少打多,哪怕是最后决战阶段,双方总兵力依然相差近三分之一。

遗憾的是,大明朝这支亚洲强军,二十年多后,被杨镐在萨尔浒葬送了一半,在之后的沈阳和松锦等一系列战役中又被葬送了另一半。

于是,大明朝终于成了个没牙老虎,并最终倾覆。

但是因为这场战争的缘故,朝鲜王室对明帝国的态度,是尊崇感激有之。一直到清朝立国几十年后,朝鲜王室宫内依然立着明朝神位,以明朝为正朔等等。而朝鲜士人和民间,在明清两朝,对明朝的态度则始终以感激及对父母之邦的尊崇为主。明清辽东交战期间,清军多次征发朝鲜军出征明朝。由于朝鲜军火炮受教于明军,其技术和装备都好于清军,因此多为炮兵。有次攻城,当清军命令朝鲜军开炮时,朝鲜军士卒发没炮弹的空炮应付,后被清军发现,多尔衮遂下令将为首的朝鲜军六名士兵斩首示众。明军将领祖大寿闻听此事,在城上率军致哀。后来朝鲜军回国,又在国内立了五义士庙纪念这些士兵。

 万历朝鲜战争,留给我们可以说的问题太多,甚至可以说完全够单独立个研究科目出来。

PS:万事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历史更是如此,如今网络发达,网上各种邪说邪知邪见,包括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歪曲诱导国民,很多事情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意义,如果我们傻乎乎随意听信或者助纣为虐,如何对得起曾经为此牺牲流血保家卫国的将士,他们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几百年后,却要再次蒙受我们的不白之冤。壬辰战役,对于当时天朝上国,东亚中心的大明帝国来说,其实就是一场海外的局部战役,之所以会为今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此战并评价,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今的日本在国际影响力很深厚,并且在几十年前与我们结下了重大的民族仇恨,但放眼16世纪的大明来说,东海倭国,真的只是一个蛮夷小国,进不了大明的眼,截至战争开始前,明朝还是通过在日明人“许仪后”紧急编写的日本资料来了解日本,它侵略朝鲜是倭国的事情,朝鲜被侵略是朝鲜的事情,二者皆是番邦蛮夷,只不过一个听话,一个逆反而已。也是因此,此战对于日本来说,是倾国之战,国家兴亡在此一举,是孤注一掷的赌注,对于朝鲜来说,那是民族危亡的复国之战,但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场海外战争,也许在整个大明近三百年的统治里,这种战争也不少,只不过较为突出罢了,但是仍没有引起史官的太多重视,这也是中日朝三国史料中,对于此战记载详尽多寡的原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