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急救穴”关键时能救命!每个人都要知道!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9-01-26

2019年春运正式启动,面对人山人海的挤车大军以及舟车劳顿的归家旅途,容易引起疾病,这些疾病急救招一定要牢记。

1疲劳难缓:按足三里

无论回家或是旅行,不少人都要一路奔波,很容易疲劳,还难以缓解。

这样办:按足三里

据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剑乔教授“足三里穴与运动性疲劳”研究,让27只大白鼠分组跑步,结果经常刺激“足三里”的那一组,跑到第7天还很有精神,另一组却在跑步机上“摔倒爬不起来”。

取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

2容易晕车:按公孙穴

头晕晕的,胃里翻江倒海直往上涌,这是晕车之人最熟悉的感觉了。其实,这都是摇晃的车身惹的祸,它使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前庭和半规管发出错误信号,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晕车。

这样办:按揉止吐穴

取穴:位于人体足内侧缘,在脚中拇趾后大约2寸左右的地方。

对付晕车呕吐可以按揉公孙穴,可给身体解围。

3腹痛腹泻:按内关穴

长途旅行,要在车上坐上一整天,吃进去的食物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饮食不节制或不洁净都会增加肠胃负担,稍重一些便会出现腹泻。

这样办:按揉止泻穴

取穴:要找左手的内关穴,把左手心向脸伸出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手横纹上,左手的内关穴就在食指的下边。

胃肠不太好的人,出行可以带些口味清淡的梳打饼干和好嚼一些的牛肉干。用保温杯带上一杯热茶。一旦肚子痛,可按揉身上的“止泻药”——内关穴,缓解症状。

4心悸心痛:按极泉穴

如果你突然感觉心悸、心痛,这是心脏病发作前期的症状,身边又没有急救药物,该怎么办?

这样办:按极泉穴

取穴:双侧上肢交叉,然后左手拇指置于右腋窝下,右手拇指置于左腋窝下,指尖到达腋窝的顶端,大拇指指腹自然对应的部位就是极泉穴。

用此方法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缓解前胸部的胸闷气短、心悸、心痛的症状。对于心脏供血不足,经常出现心悸、心痛症状的人来说,经常弹拨极泉穴,不失为一个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

5便秘难受:按支沟穴

年底事情多,天气也干燥,回家路上喝水少,更容易引起的便秘问题,在进行润燥食疗的同时,还可以按穴。

这样办:按支沟穴

取穴:抬臂,掌心向下,从掌腕背横纹中点处直上量4横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在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就是它的位置。

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具有调节上、中、下焦脏腑功能的作用。通过调理三焦的气机,达到调节大肠的功效,大便自然就通畅了。

6打嗝不止:攒竹穴

打嗝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打嗝不止也挺难受,特别是在旅途中。其实可以揉按摩穴,从而达到治疗打嗝的效果。

这样办:攒竹穴

取穴:位于眉头下方的凹陷处。

中医认为,打嗝是胃气不降,上逆胸膈,气机逆乱所致。 刺激攒竹穴有宽膈降逆止呃的作用。 

7突发鼻血:按上星穴

天气干燥、身体上火很容易诱发流鼻血。流鼻血后,可以按穴迅速止血。

这样办:按上星穴

取穴:在头部,两耳尖连线的中点为百会穴(即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前发际与百会穴连线的前1/5交点处即为上星穴。

8放屁不止:按水分穴

虽说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经常放屁可确实够尴尬的了。中医理论中,有一个穴位对于消化不良、异常排气有特别好的疗效。

这样办:按水分穴

取穴:这个穴位在肚脐正上方约一指宽处。

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突发疾病不要慌,及时求助身边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