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你自己的存在体验磨炼成“唯我独尊”的状态,就是“慎独”

 潜岳修省 2019-01-26

点滴清泉,也能积流成海;日学一智,也能扭转命运。全文1800字,阅读需3分钟。

唯我独尊,不是自我放大、自我狂妄、自我放纵,而是尊重自我、消融自我、完善自我。

当一个人把唯一的这个“我”处理妥善了,达到至真至美的状态,那么“我”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惊世骇俗的,这个能量推及出来,如降甘露,滋养着众生万物。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成己亦成物,成物者,即是替天行道,化育天地万物。

从“小我”层面入手,一步步升华到“大我”,最终明德于天下,为生民立命,这个难度已经相当高了,一般人极尽其生,也达不到这个状态。

这一般人里面,有一部分人的确有志于修成这等境界,但因苦于无门无道,只能在岁月的长流里摸着石头过河,碰碰运气。还有另一部分人,虽已经探知得到了门道入口,但可能是因为造业太深,一时无心力扭转过来,只能自居“大师”,以“传道授业”的方式,为众生撑撑船,实则自身都难渡。

笔者也并没有摸到什么门道,一个俗世流浪者,东边刮风往东走,遇见有缘之人就谈谈心,谈谈理想,无门无道,但愿这一刻正在阅读文字的你是我生命里的贵人,能赠予我一枝半叶的菩提,感谢万分。作辑……

你问我,这世上有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当然没有。正如这五色混杂的天地间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每个人所处的位置都是唯一的,为什么君子要时刻“素其位而行”,你去抢别人的位置就是违背天道法则,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最高领导者,其背后隐含的道理不言而喻。

君子慎其独,独你自己的“独”,不要跟风,去独那个你与其他众生不同的地方。这个专属你个人的私人地方一旦独立出来,等于已经“立命”了。孔子三十而立,立的就是自己的命,知道了自己下一步要怎么走,该朝哪个方向去走。成家立业本天经地义之事,但如果没有“慎独”作铺路,生命的根基不牢,成家不一定能齐家,所立之业也不一定能长久。

有些修佛的人喜欢对儒家上的概念刨根问底,甚至最后把自己都搞糊涂了,认为“慎独”不就是“止息妄念”嘛。从广义角度来说慎独确实是与心魔作斗争,但只有深入到细节处才能体悟得到那一部分非常微妙的差别。

慎者,真心。独者,独知。不是一个人独处时省察自己言行,而是无论周围有没有人都处于“警觉”状态,不要让外在的东西把真心给蒙上了污垢。但是这一点对于普通人而言很难做得到,因为整天被习气所缚的内心是浑浊不堪的,根本无法分得清楚哪个是真心哪个是妄心。

唯我独尊,就是独宠真我,让真我时时显露出来,真我的直观描述其实就是“人性”。佛家除心魔,把“人性”上的很多东西也一并除净,而后圆融于“空性”。所以修佛者一心跟着“佛”的路子修下去就好了,没必要再节外生枝去琢磨什么是“慎独”。

慎独,是为了傲然独立于凡间,为天下苍生遮风挡雨,圣人修万物一体之仁,这个“仁”是只有那些与圣人同处一个维度的人才独有的,凡夫根本施展不出这种力量。如果人人都能挥撒出这种“仁”的能量,那么也就没什么必要学习慎独了,每个人都能率性而为,大同世界,一派祥和。

尤其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企业家最需要这种“慎独”精神,不忘初心,用独一无二的志诚之心,去牢固自己的使命,才能使企业不断壮大成长,企业越大,则所能推广出来的仁爱也将伸延至无极。

说了这么多,该如何操作“慎独”呢?首先要激发出你的使命感,你的余生是为了什么而活,确认自己志向于某一个“道”,这叫立志。这一步需要在内心宁静的时候进行,因为这关系着你以后的命运走向。

第二步,历事炼心。不断地将自己的真心磨合于事事物物,就像磨菜刀一样,心境越磨越锋利。如果把刀刃比作志向,那么这把刀无论遇到任何事都能切中要害,披荆斩刺,不断地去校验你当下的心是正的还是不正。若是心不正,说明已经背离你的初心,被妄心牵着走了,表现出来就是临阵退缩。

第三步,每日三省,问心无愧。反省自身“场能”是否与“志向”同步运作,体察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过”与“不及”,在这个省察的过程当中,如果感觉到一种“愧疚”的感受,说明志气不协调,迅速将内在的这种感受转变过来。

怎么让境随心态而转变?有些人可能已经切身体验过了,你可以根据前面文章所述的“格物”方法,灵活运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自行体悟。

其实我笔者写到这里的时候,内心里面已经隐隐感觉到“负罪”感了,如果我再深入讲的话,所造之口业我是根本承受不了的,先说这么多吧。

“慎独”这东西妇儒皆知一二,但其背后的力量需要慢慢去挖掘,慢慢培养,急功近利是修心的大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