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相信大家的家人里或者朋友里一定有糖尿病的患者。我爸爸就是一个糖尿病病人。多年前,爸爸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时候,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我们这一代人真苦啊,年轻的时候没得吃;现在有的吃了不能吃。我相信,这句话说出的不仅仅是他的心声,而是他这一代很多人的心声。对于基本的糖尿病知识,估计大家都能说出一堆。这期我们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加一些逻辑推理,分析一下糖尿病。 糖尿病血糖多高会爆表? 听说过PM2.5雾霾爆表,糖尿病血糖也会爆表?是高到300mg/dl,还是500mg/dl(这是美国的常用单位;中国医院常用mmol/l,血糖的换算就是除以18)?这是一个我在重症监护室收治的病人。病人来的时候已经意识不清,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血糖非常关键,因为血糖过低或者过高都可以导致意识不清。一测量,病人的血糖已经是普通血糖仪无法测量的程度,显示“Hi”。这可不是一个友好的“Hello”,而是血糖已经高(High)到让手持血糖仪爆表了。一般来说,常用的血糖仪只要高于600mg/dl 就爆表了。不同公司的血糖仪,上限稍微有些差别。那有其它方法可以测量吗?护士很快抽了病人的血送到实验室,大型的仪器有更高的上限,一般都可以给一个血糖数字。半小时后,结果出来,显示“1250mg/dl”,并且在数字的后方加了个星号。点开一看,才发现这个病人的血糖已经让实验室的大型检测仪也爆表了。难道这血糖浓度成千古之谜了吗? 在没法正确测量血糖值的时候,有办法估计血糖浓度吗? 答案是有的。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计算。那有没有什么公式可以估测血糖浓度呢?这时候,我想到了用血糖的浓度去估算血浆渗透压的公式。是不是可以测量出血浆渗透压,然后用血浆渗透压返回去计算血糖浓度呢?于是我让实验室测量了这个病人的血浆渗透压。结果出来了,病人的血浆渗透压是465 mOsm/kg(正常的血浆渗透压是 275–295mOsm/kg)。马上调出计算公式:血浆渗透压 = 2 Na + [Glucose]/18 + [BUN]/2.8。这里的BUN是尿素氮,也是可以测量的,该病人的BUN是88。 答案揭晓:这个病人的血糖浓度达到了将近2500 mg/dl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70-110 mg/dL(3.9-6.1 mmol/L),餐后的血糖不会超过200mg/dl)。这个病人已经是正常人上限的12倍半。 如此高的血糖会有多甜呢? 临床上我们常用的常用的糖水是指5%的葡萄糖。回顾一下初中的化学知识,这个5%的糖水就是说100克的溶液里含有5克的糖。换算成和血糖一个计量单位,就是5000 mg 的糖,溶在了100分升的溶液里,浓度是5000mg/dl。也就是说这个病人的血糖浓度已经达到了我们常用输液的糖水的一半。我输过糖水,但是没有尝过糖水到底有多甜,如何才能有个感性认识呢?糖水没有喝过,我相信大部分人可乐总是喝过的,那我们就用可乐来让大家感受一下。一听正常的可乐一般含糖39克,而一听可乐的体积是12 盎司,相当于3.5 分升(dL)。也就是说普通可乐的糖浓度大约是11000mg/dl,是输液用的糖水的2倍左右。这下感觉到了吧。这个病人的血糖浓度相当于可乐的1/4,相当于1:3稀释的可乐。 血糖这么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血糖高,意味着血液的渗透压就高。再次回到初中化学,水是从渗透压低的一侧流向渗透压高的一侧。然后是初中的生物课,细胞膜可以阻断很多物质的进出,但是对于水,是完全开放的,可以自由进出。现在细胞外的渗透压增加了近乎一倍,这细胞内的水分是哗啦啦的往外流啊。由于血液纵贯全身,所以全身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造成严重脱水,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大脑。脑细胞是很脆弱的,在这种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就开始罢工了,大脑都爆表了。这也是为什么病人神志不清了。 病人为什么血糖会飙升的这么高? 人体内有一种激素叫做胰岛素。这个大家估计都不陌生,中国人差点凭借人工合成胰岛素获得诺贝尔奖。胰岛素是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主要是在体内血糖过剩的时候,帮忙把过多的葡萄糖存取起来,相当于人体的储蓄管家。那会不会这个病人是糖尿病,体内产生的胰岛素不足导致血糖失控了呢?查阅了这个病人之前的资料,惊奇的发现这个病人并没有糖尿病的病史。而且2年前的糖化血红蛋白6.3%(该指标反映近三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正常人的HbA1c 介于4%和5.6%之间;高于6.5%才诊断为糖尿病)。所以最多只能说这个病人是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这个病人是修炼了什么神功,可以让血糖在短时间内飙升这么多倍?通过腹部CT扫描检查,发现病人在胰腺有病变,可能是肿瘤(肿瘤标志物CA 19-9 也高出了正常上限的10多倍),也可能是炎症或感染。这或许就是这个病例的罪魁祸首。幸运的是,在积极的治疗下,这个病人顺利恢复出院。 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高血糖?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个也适用于糖尿病的管理。建议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需要有一台便携式的血糖仪。刚开始,可能要扎自己的手指,有些人心理上有障碍。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成老司机,操作得心应手。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如果测量的随机血糖在200 mg/dl以上(高于11.1 mmol/L),就需要去拜访家庭医生调整糖尿病药物了。 |
|
来自: 公司总裁 > 《痴呆/糖尿/冠心/皮肤/脑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