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高考作文题目的正确解读

 昵称32901809 2019-01-27

高考复习

小编的话

2017、2018两年高考语文作文题与往届的巨大不同引起了社会热议。教师在面对新题型的时候,如何紧跟时代、贴合时代,如何把这些“书写”在考试试题中的思想引领,贯穿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呢?让我们来听听宋老师的建议——

高考语文试题特别是高考作文试题,在每年高考结束之后,都会引起引发关注。在这背后原因众多:一是语文是母语学科考试,二是所占分值比重高,三是民众对于高考、对于教育评价的关注,四是民众对于社会、对社会人群内心的关照等等。2017、2018两年的高考结束之后,作文题目特征与往届的巨大不同往届引发了社会热议,特别是2018年,这一特征进一步强化,不同群体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更是引起了不同反响。

现将题目征引如下:

【北京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论高考作文题目的正确解读

【北京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一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向上滑动,看各路评说

【声音一】

1.对语文学科而言,思想深、读书多、阅历广、有性情的同学未必在高考作文中折桂……

2.作文与政治学科共生(时事政治),文科生占便宜……

3.面对平面的照片和想象中的“图景”如何形成体验丰富情感、如何激发审美想象……

4.平日分专题积累材料的无用论,考生感到既在情理之中,更在意料之外……

【声音二】

一、两个题目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启发性,而且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和精神增长空间,体现了作文和精神成长的双向意义……

二、紧扣时代脉搏,各个学校的老师在平时作文素材的积累中,可能都会涉及到这两方面内容。在熟悉的话题上写出彩并不容易,还要求学生有着丰富的积累和严谨的逻辑思维……

三、时代发展为青年逐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机遇,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还有的考生在作文中坦言生逢其时,以后要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有的考生则立下勇担重任,守护好祖国绿水青山的诺言。

上述两种观点在作文的中心立意、选材构思、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相对 “对立”。站在不同的视角之上,不能轻易得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或均言之均有一定道理。撇开题目限定,撇开学生作文背景,言及家国个人、言及青山绿水,可有广阔的取材,便于抒发内心中情怀:可诉说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与感受,可流露关心国家的群体意识,更可以展现人生旅程中的生活处境,引发个人的悲哀愁怨……可以写离情相思之苦、矢志不遇之悲、人生无常之叹、及时行乐之思,对于个人生命意义与生存价值的自觉意识。

作为教师应思考:

如何评价这类题目?

如何引导学生对这类题目的正确认知?

如何指导学生上好高三的最后一课(完成高考试卷)?

如何让孩子的思想深、读书多、阅历广、有性情在作文中得以正确体现?

作为教师应深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的根本任务

(提高教师育人素质,服务教育教学实践);

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价值旨归

(理论支撑);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立足教学实践,检核修缮教学行为)。

论高考作文题目的正确解读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当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成才固然重要,但成人才是基石。那么,何为成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而是后天精心培育和锤炼的结果。青年时期是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黄金阶段,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升青年道德素养水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题中之义。

题干方面:北京的考题近几年都非常注重和时代的联系,更加注重把时代发展、国家发展和每一个青年人的成长密切关联起来。如2018年考题:“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18年过去了,他们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而成长为青年,在这个前提下谈新时代、新青年;另外,“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是指在祖国发展的背景下谈个人的成长。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这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也是几代中国人从贫弱走向富强的中国梦。2049年,坐在考场中的考生正是建设的祖国中坚。“中国梦”是和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更是和正在考场答卷的莘莘学子息息相关的。无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始终把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可以说,“爱国”的主题体现了人类的普世价值。

对青年的教育要直面时代、不避热点、立足青年并且体现卓越担当的价值观。

二、深入学习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

明确其价值旨归

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是指在新时代青年教育新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青年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深入探究,其主要由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教育向度的内容构成对新时代做好青年教育工作、破解青年成长中遇到的现实难题、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意义十分重要。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未来社会价值取向如何由青年价值取向决定,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塑形”的关键阶段,抓好“塑形”阶段青年价值观的养成,会直接影响青年价值取向的正确引领。

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我们要让使新时代的青年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坚定青年的文化自信,增强青年的价值观自信,提升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

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为当代青年教育实践指明新方向,贯彻党中央关于青年发展事业的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青年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青年教育的正确方向,重视青年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

“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不凋零的花朵。”“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就是希望新时代的青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既是对青年提出的建议,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对教育工作者从事青年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三、学科教师的任务

语文以何种姿态为在当代“立德树人”的任务中发挥自身特有的功能?课程的目标应当从哪里确立?这些是必须从教育追求的效果出发来考虑问题,主要应当考虑一门课程从它可能有的功能出发,能够在一个当代合格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什么?能够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在他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能力上留下什么?为了弄清语文的功能,才有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含: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作为教师应立足于核心素养指向的课堂设计进行教学重建:

课堂设计的主要环节:学习目标——逻辑线索——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生活动——学习能力——学科素养,教师在进行教学重建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生活动。

作为教师应对“教—学—评”各环节做好设计,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既往:教(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学(学习观念、学习方式)—评(终结评价、过程评价)

探索: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学(现实问题、分析情境)—教(知识能力、核心素养)

以评促学,以学促教。

反思平日教学,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以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和审美的鉴赏与应用为例。

(一)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评:考察概念的复杂程度以及彼此间的逻辑关系上。首先提到了新时代新青年,这是大与小之间的逻辑,新青年是小,新时代是大,要思考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成长为个体,祖国为整体,小与大是紧密结合的。

学:一定要针对“新时代”“新青年”“祖国的发展”“个人的成长”进行有效的论述,这一代青年统一的特征,要做关注个人成长,能够承担起个人责任的时代青年。可结合立志、爱国、奋斗、创新等内容谈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体会。

教(引导):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二)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评: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学:历史与现实:思接千载——飞扬思绪;宏大与渺小:感慨万千——空间遐思

永恒与短暂:人生苦短——时间断想;成功与失败:如烟似梦——生命感悟

这些语句和思想观念都可有机融入到作文之中,青年的激情、向往、憧憬,橘子洲头的风流人物,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考生可以站在更为广阔的历史与空间中审视自我。

“青山绿水”既可以写作青少年记忆、,故乡山水,或旅行见闻,他乡美景,又可以理解为抽象的生态建设者事迹,化濯濯童山为青山翠岭;可写现实中的山水美景,也可以写不尽如人意的生态现状,勾画建设蓝图。畅想未来生态建设的美好的前景。

教(引导):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面对着不同既往的作文试题形式,带给教师的不应是随波逐流的评判或言人云亦云的发声,应带来思考和深入思考在学科展开教育科研的目的、方法、路径和成果等,认真研究高考命题趋势,评价带来的学与教的变化,探究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

【高考复习】主创团队

论高考作文题目的正确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