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ls66ls 2019-01-27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桃蛋妈

如果有个孩子,学兴趣总是坚持不下来,一年级放弃了钢琴,三年级放弃了拉丁舞。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孩子很普通,喜欢半途而废?

但如果再告诉你——

这个孩子,后来改学绘画坚持了6年,12岁就考到了速写最高级第十级;还自己亲手设计服装、日历参加比赛获奖;爷爷过生日,老师过节时,自己做花束、捏人偶送给爷爷和老师,手工非常厉害。

你会不会觉得,这个孩子闪闪发光?

这就是今天的小主人公,来自上海的绮绮,12岁,重点中学名列前茅,速写今年考到了最高级。

绮绮的妈妈,是一位企业女高管。

她陪同女儿学特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8年里,放弃了好几个已经学了好久的特长,才终于找到孩子的“真爱”。

这个“真爱”来之不易,绮绮妈还用了一些激励孩子的小窍门,让绮绮主动爱上学画画。

绮绮妈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经验都写进了这篇投稿中,我看了,真的不错、有用,今天分享给大家——

绮绮妈:

第一次投稿,跟大家分享我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读者投稿第3期:


大家好,我是绮绮妈,家住上海。女儿绮绮今年12岁,已经上初中了。

我是一名职场妈妈,在一家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上班,平时工作比较忙。

今年,女儿考到了速写最高级第十级。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外人看起来,这个孩子很优秀。

但是,没人知道——

曾经我用尽办法死活把娃撵不到琴凳上。

曾经娃拉丁舞学了好几年,付出了很多,结果后面各种偷懒,最后彻底说不想学了。

老母亲我差点心梗。


01


回顾一下我的血泪史。

女儿4岁时,我像大多数妈妈一样,兴冲冲地给她报了兴趣班:钢琴和拉丁舞。

她很听话,也很聪明。

不久,我就如愿听到了女儿稚嫩的琴声,看到了她动人的舞姿。

我感觉,一个五彩斑斓的未来正在向女儿招手。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然而,好景不长。

小学一年级,学了4年钢琴后,绮绮突然开始抗拒钢琴,不想练了。

钢琴课倒是乖乖上,但在家里,任你软磨硬泡也绝不会坐到钢琴前面去。

于是,钢琴课停了。

拉丁舞坚持到三年级,考取完金牌等级的证书后,也不想学了。理由还很充分:一会说作业太多,一会说没有兴趣了。

于是,拉丁舞课,也停了。

我并不是佛系、随缘的家长,放弃也并非是一个轻易的决定,尤其是钢琴,几乎是每个孩子兴趣班的标配,还买了那么笨重的一个家伙摆在家里,娃已经学了3年付出了很多,谈放弃谈何容易?

当时,我仔细想了想,最终说服了自己:

首先,孩子上小学了,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女儿钢琴弹得不错,但并不是天才型选手。最终,她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其次,女儿不愿意学,除非硬逼着。我们不愿意和女儿关系紧张,或者给她留下童年阴影。而且我和她爸都很忙,也没有时间盯着她学。最后,很现实的一点,兴趣班很费钱。如果女儿不想学,花钱买不乐意,这钱就相当于打水漂了。


于是,我和她爸大手一挥:行,不学就不学吧。

很多家长无法接受放弃,买钢琴、报班花了那么多钱,孩子也费了那么多时间、精力,哪能说放弃就放弃,至少也得考到xx级吧。

我的态度则是,及时止损。

前期投入再多也都是沉没成本,如果孩子不学,相比后期持续的低效投入,及时止损是最经济的做法。

童年很短,我不想让孩子跟不感兴趣的钢琴较劲。

而且,不学了不等于失败,之前的努力更不会白费。我们喜欢的歌曲,她都能用简谱弹给我们听。抖音上的舞蹈她看几遍就会跳。有这样的基础,她以后的生活也可以自娱自乐丰富多彩,我觉得已经够了。

巅峰,就留给天才去攀登吧,钢琴我算是不纠结了。


02


女儿放弃钢琴后,我想让她再尝试尝试别的,于是给她报了画画班。

后来想起这件事,我都深感幸运。

从一年级一直坚持到现在,六年了,绮绮今年终于考到了速写的最高级第十级。

其实我推荐大家让孩子试一下画画,我觉得,在这方面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天赋。

毕加索曾说:

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我用了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更重要的是,画画能提升孩子的审美。审美是未来的一种竞争力。

没有审美是一种绝症,有再多知识、再多钱,也救不了。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绮绮小时候作品


相比于钢琴和拉丁舞,画画相对来说比较好坚持。

前者需要大量机械枯燥地练习,而绘画,每一幅都需要孩子发挥创造力。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偷懒,想让她持续喜欢并且自驱下去,我想了很多办法,分享给大家——

最有效的就是即时反馈。

未来的蓝图再美,也是多年之后的事儿,孩子想不了那么远。只有当下就能得到反馈的,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现实生活里,就是跟孩子的兴趣、人际关系联系起来。


1. 把学习和孩子的其他天然兴趣联系起来


女儿学画画之后,动手能力也变得特别强。 女儿喜欢小黄人和芭比娃娃,我就借机利用。

今年国庆节,女儿在家玩小黄人。我说:

这种模型你自己也能做,不如我们捏几个小黄人。


女儿一听立马来了兴致,拿出超轻土捏起来。最后出来的效果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她自己也很得意。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有一次,女儿在看芭比杂志。我瞄到后面有芭比服装大赛,鼓励她:“你参加试试,要是获奖了,奖品也是跟芭比相关的。”

女儿心动了,我趁热打铁跟她一起准备材料。后来真的获奖了,奖品是一套芭比娃娃,女儿别提多开心了。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把对孩子的锻炼跟她喜欢的东西结合,她乐意做,用心做,做出来的成果她自己满意,这对她就是一种激励:

本来是为了小黄人、芭比娃娃好玩才做的,没想到我做得这么好,看来我是很有天赋的!


形成良性循环以后,她做起其他跟自己爱好无关的东西,也不会排斥,而且很有信心。


2. 跟人际关系结合起来


鼓励女儿做手工,用自己的才艺给身边的人送去惊喜。

教师节的时候,女儿想买小熊花束送给老师,我说:

这些太千篇一律了,不如我们自己做?老师更能感受到你的用心。


于是女儿自己设计图案自己捏,我帮她买包装纸。送到学校以后,老师觉得特别惊喜。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爷爷生日时,女儿捏了一组爷爷奶奶的模型,戴着眼镜,坐在长椅上,真的很有二老的神韵。

爷爷收到后很开心,逢人就夸。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这些小秀才艺,对女儿的激励是巨大的。

身边人的快乐和惊喜,让她比考级更有成就感。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正面的即时反馈多了,女儿更自信了,也更加爱上画画课。上课对她来说不是一项任务,更像一种挑战,而且她有把握完成这些挑战,完全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03


不是每个娃都是千里马,跑得不是最快的,就不是好娃了吗?

她完全可以在别的领域闪闪发光。

如果告诉你:

有一个孩子,一年级放弃了钢琴,三年级放弃了拉丁舞。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孩子不够优秀,喜欢半途而废?

那如果再告诉你:

有一个孩子,绘画坚持学了六年,12岁就考到了速写第十级,手工做得像模像样。

你是不是又觉得,这个孩子是别人家的牛娃?

孩子是同一个孩子,成为牛娃还是牛蛙,“伯乐”很关键。想做一个好伯乐,就得能发现孩子擅长的,也得明白孩子不擅长的。

擅长的,我们不断激励,让孩子形成良性循环。不擅长的,我们及时止损。

回想当初,如果沉浸在学钢琴中出不来,或许绮绮已经考过了钢琴5级,但我想女儿不会像现在这样自信、灵气。

选对方向,孩子的兴趣特长才会越扎越深,成为一种习惯,生活也将更加多姿多彩。


桃蛋妈: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大富大贵功成名就,可是很遗憾,几乎90%的人,还是落入了平凡。

自从孩子懂事后,我们总是习惯用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与坏。

绮绮和妈妈是幸运的,在放弃了好几样之后,最终发现画画有天赋,逆袭成功。

但也许更多的孩子,在尝试了好几次之后发现,并没有比别人更突出的天赋。

我们不应该鄙视平凡,相反应该欣然接纳平凡。

若能安于平凡,健康快乐地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违背做人的原则,按时开花结果,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平安到老。我想,这其实是成功的一种人生模式。

桃蛋妈我钢琴学到9级,原本一心想让桃蛋青出于蓝,可是现在慢慢发现,女儿对钢琴真的没有天赋和兴趣。

我现在就希望,像绮绮妈说的,女儿长大后,工作了一天,疲累地回到家,能弹几个小曲子自娱自乐也是好的。

曾经桃蛋妈我因为弹琴,留下了许多被打骂训斥的童年回忆。甚至自己有些性格上的缺点,也与当初有分不开的关系。

现在逼女儿弹琴的时候,我的心态十分矛盾。

我曾经的老师说,无论笑着学成还是哭着学成,以后都是一样的。桃蛋的姥爷,我爸就是这一理念的忠实拥护者。

但我用亲身的经历告诉大家:技术没有区别,不代表心理没有区别。

对于钢琴,我决定尊重孩子的想法,不逼她考级拿奖,以后让她慢慢去发现自己真正的所爱。

孩子是一朵慢慢开放的花,怎能如此单一地去评价。你怎么看?期待你的留言。

桃蛋妈的原创文章:《钢琴9级妈妈谈:娃不爱练琴怎么办?》


我为什么支持孩子放弃学了4年的钢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