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里。通,通道也。里,内部也。该穴名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的地部通道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灵道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通于地之地部,经水即从本穴的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取穴定位 仰掌,手掌小鱼际小角有一突起圆骨,其后缘向上可摸到一条大筋,沿着这条大筋之外侧缘(桡侧)向上一横指(拇指)处取穴。 【常用配穴】 (1)通里穴配廉泉穴、哑门穴治不语。 (2)通里穴为心经络穴,手少阴络脉“系舌本”,故本穴多配伍廉泉穴、哑门穴等治疗舌强不语、暴喑等。 (3)通里穴配金津穴、玉液穴治舌强不语。 (4)通里穴配太冲穴、隐白穴、三阴交穴治月经过多。 (5)通里穴配太阳穴、风池穴,有清利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眼花。 (6)通里穴配廉泉穴、涌泉穴,有清心启闭开窍的作用,主治舌强,癔病性失音。 (7)通里穴配解溪穴,治头风、面目赤。 (8)通里穴配行间穴、三阴交穴,治经血过多。 (9)通里穴配腕骨穴,为原络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狂证,精神分裂症。 (10)通里穴配腕骨穴,治颧颌耳肿。 (11)通里穴配大钟穴,治倦言嗜卧。 (12)通里穴配内关穴、心俞穴,有宁神志调心气的作用,治胸痹、脉结代、心绞痛、心律不齐、心悸、怔忡、悲恐畏人。 (13)通里穴配百会穴、内关穴、心俞穴、人迎穴,治心慌心悸。 功能作用 清心安神、通利喉舌 主治病证 1. 心悸、怔仲等心病; 2. 舌强不语,暴喑; 3. 腕臂痛。 |
|
来自: 昵称5165796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