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效社交,不如读书或思考」

 金万电机 2019-01-27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

你和他聊了一天,

他的羊吃饱了,

可,你的柴呢?


最近有一波「政治正确」,叫摒弃「无效社交」。最开始看到「无效社交」这个概念,是在经纬中国管理合伙人张颖的微博上。他总说类似这样的话:


不去社交聚会,不去行业论坛,不跟同行打交道,尽力简单生活,积极拼命高效工作,努力节省时间,按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去活。


乍一看有点「不食人间烟火、高处不胜寒」的味道。但这跟我们不停的开启或关掉朋友圈不是一样的道理嘛:每天拿起手机加好友、点赞朋友圈、混圈子、攀关系,倒头来却忽略了自我成长和反思。


看书、看碟或者思考


最近微信的朋友圈不停的调整姿势。可能是微信也感觉到了微信越来越重了,「无效社交」越来越多了。索性最新版的微信朋友圈里,你可以选择只显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仿佛好像在说,「有事说事,没事再见,远离那些无聊的搭讪和社交」。


这些小变动,用户非常买单。因为此前从来没有哪个APP的那个微信的功能可以引发用户的试用。尤其是那些不怎么懂技术和产品的人也开始琢磨这些小功能。


无非,他们想改变下当下的生活状态——每天被各种信息和圈子耗费太多精力,时间在各类无效社交中溜走,于是想要看点纸质书,多一点独处和冷静思考的时间


其实,张颖也并不是拒绝所有的社交,在他眼中的无效社交,是跟「所谓名流打交道,参加无趣的论坛,与上流社会的各种聚会」。相反,去参加有效社交,就是去「真正理解创业者,在关键决策时换位思维,善待他们」,或者干脆,「去看书、看碟或者独立思考。」


混圈,就好像坐上绿皮火车


在微信上的「无效社交」,可能是一个不太熟的朋友给你发来了58秒的语音;是一个你正在忙的时候收到一句「在吗」;是一个你觉得并没有太多交集的朋友忽然说「麻烦加个微信吧」……诸如此类,颇为尴尬。


对抗这些无谓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尝试:一天最多看三次微信;或者每天需要一小时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时间让自己思考和学习。仿佛在说:这真的不是我的高冷,而是我在尝试利用好我自己的时间。毕竟我不是你的24小时客服。


两个没有共同话题,或者并非一个层次的人,还要强装熟悉,互相客套。是挺累的。


就好像你坐上了绿皮火车,总有邻座试图要跟你聊人生、聊家庭。微信让人无时不刻的坐上了绿皮火车,总有一些不相关的人来企图与你打开话匣,然后你的生活被各种碎片炸裂。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回到线下,回到内心



与其沉迷线上一小时的碎片化沟通,不如面对面五分钟的交谈更高效。拿着手机屏幕,你不停的编辑修改措辞,有时改到与本意面目全非。索性去直接沟通。让对方看到你的微笑,你也看到对方的眼神。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看纸质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飞机上无网络的轻松,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拿起电话「有事说事」。


有效社交跟利用好碎片时间并不矛盾。利用好碎片时间可以让你时间更有效。最近在读一本书《设计冲刺》,里边提到这样一段经验之谈。

那些更棒的点子来自于个体依然用过去习惯的方式思考创意时,比如坐在办公桌前,在咖啡店等咖啡,甚至时洗澡或者马桶上的时候。这些由人们独自相处的点子其实更胜一筹。

相比之下,一些人们常常高喊的头脑风暴,那些电子很容易随着讨论会的狂热尽头散去。也就是说,头脑风暴产生的点子其实并没有那么特别。


不妨放弃一点无效社交,放弃一点无效的头脑风暴和繁琐的套路和会议,多点给自己独处思考的空间。然后再去更高效的进行头脑碰撞。



圈子都是跟着事走的


之前因为工作关系积累了不少各种各样的关系。有时甚至患得患失的认为,如果放弃了,这些关系也就没了。


然后有个朋友告诉我:关系是跟着事走的


想明白了,也就豁然开朗。当你做得好时,关系自然就会贴过来。但当你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所谓关系和圈子,不过是一个电话或者微信号,然而并没有什么价值。


最后回到张颖的看法,他说:「不想被主流思维影响,也努力想保持独立思考的空间。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自己做不好,那还不如回家歇着,或者每天来南美骑摩托车。」其实是的,在这样高度透明的互联网世界,与其为了圈子上下求索,倒不如在独处和反思中为自己埋下一个种子。


有时间去混无数的圈子,不如学会独处,给自己事件冷静思考,寻找那个迷失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去Work hard,Play hard」。

让那些所谓的「无效」见鬼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