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秦帝国:白起之前第一名将,一举灭掉两个国家,奠定秦国基础

 山地之仔 2019-01-27

中国从秦始皇开始,正式进入封建社会制度。秦始皇能够灭掉山东六国,除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手下将领的才能之外,主要的原因还是离不开历代先祖的不懈努力。

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再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其中功劳比较大的要数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而在他们的英明领导下,也出现了很多的功臣名将。

说到名将,当然不得不提到,有战神、杀神之称的白起。白起是在秦昭襄王时期,受到高度重用。白起所打的胜仗,基本上都是以少胜多,并且白起所打的仗,都让敌方伤亡惨重。

比如,“长平之战”杀掉赵军四十五万;“华阳之战”中,白起领军打败魏国和赵国的联军,斩首十三万;“伊阙之战”中,白起领兵打败魏韩联军,斩首二十四万等等。

那么在白起之前,也有很多出名的将领。其中有一位,在秦惠文王时期,曾经一举灭掉两个国家,不仅让秦国的领土增加了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扩充了秦国的粮仓,他就是一举灭掉巴国和蜀国的司马错。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巴国和蜀国地理环境优越,盛产粮食。秦国得到巴蜀之后,不仅有强悍的兵马,而且还有了后方源源不断的支援。
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两国都纷纷派遣使者向秦国告急。秦惠文王也想趁机攻打蜀国,但是又考虑到蜀道艰难,不好行军,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在朝堂议事时,司马错又与相国张仪意见不合。张仪建议攻打韩国,解决后顾之忧。而司马错则力排众议,主张攻打蜀国,他认为攻打韩国,会招来各国联合攻秦,而攻打蜀国则可以得到蜀国的人力,还可得到蜀国的物力,并且还可以顺水攻打楚国。

秦惠文王本来就想要攻打蜀国,现在有了将领的支持,并且还说了这么多的好处,更加坚定决心要攻打蜀国。于是派遣司马错从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国。
因为得到巴国的借道,蜀国又是小国,又没有援军,怎么能抵挡强悍的秦军,司马错很快就打败蜀国的军队,并且把蜀王降为蜀侯,从此蜀国正式纳入秦国的统治。
司马错在灭掉蜀国以后,并没有退兵回秦国,而是继续东进,消灭了江州的巴国。司马错灭掉巴蜀两国以后,秦国在巴蜀之地设立了汉中、巴、蜀三郡,收复巴蜀之后,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加,为秦国以后的东出奠定基础。
“长平之战”中,秦国与赵国相持数年,两军相持,拼的就是国力,拼的就是粮食。这时候的巴蜀之地,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秦国贡献了大批粮草。
可见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君主和能臣的紧密配合,而在战国之中,君臣能够如此配合的好的,也只有秦国。秦国能够统一天下,也是必然发展的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