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古论今说盛泽(4)缫丝、机织、染坊

 吴越尽说 2019-01-27

谈古论今说盛泽(4

 

沈莹宝

 

“缫车轧轧月昏黄”

 

“四邻多是老农家,百树维桑半顷麻。尽趁晴明修网架,每和烟雨掉缫车。”这是晚唐诗人陆龟蒙寓居吴江时所作的诗句。读此诗,足见当时吴江地区养蚕缫丝已相当普遍。

明代,由于丝绸之需求日增,致使“丝绵日贵”,加上朝廷出台了鼓励栽桑的措施,故而“蚕桑之利,厚于稼穑”。据明末《沈氏农书》所载资料推算,“桑田所得高于稻田十倍以上”。因为从事蚕业利润丰厚,所以盛泽四乡的农家几乎户户植桑育蚕,尤其是北麻漾周围的南麻、坛丘地区桑园最为密集,到处“桑麻蔽野”。“丝之丰歉即小民有岁无岁之分”,蚕桑成为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古代盛泽地区以饲养春蚕为主,间有夏蚕(二蚕),蚕事大致在立夏小满间结束。蚕户一待收茧即排车缫丝,以防蚕蛾破茧而出,于是“缫车轧轧月昏黄”,蚕户日夜开工赶缫,进入了最为繁忙辛苦的时节。

 

缫丝

 

农家将自育之鲜蚕茧用手工方法直接缫丝,俗称“做丝”。缫成之丝称为“乡丝”,后来又称“土丝”,以区别于丝机所制之“厂丝”。古代的手工缫丝车初为手摇式,需两人操作,后来逐步演变成脚踏式缫车,手足并用,一人即可操作,效率大为提高。至清末时,丝车的制造技术日益精良,吴江、吴兴一带的木制脚踏丝车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传动部分外,已颇似于现代立缫机。

盛泽地区向来重织绸,所用之丝主要来自外埠,直至1970年坛丘与南麻两家乡办缫丝厂创办后,才开始了机械缫丝的历史。

 
掉丝
 
摇纬

 

盛泽丝线业的形成比较早。清道光《黄溪志》中有“明时已有务此业者“的记载,同治《盛湖志》上也说:“线,近乡务此者居多。”民国年间盛泽的丝线作(庄、号、店)多达四五十家,获利颇丰。建国后,镇区的丝线业逐渐衰落,1958年完全停顿,但双林村一带仍有人从事丝线生产,只是规模很小,已不成气候。

丝线的制作工艺简单,一般以次等的蚕丝为原料,先打线,再练成熟线,染色,然后分档打光,整理,包装。盛泽生产的丝线以外销为主,输往苏州等地,用于缝纫、刺锈及制作排须、流苏等装饰品。

总体而言盛泽的制丝业虽然历史很长,但规模不大,与织绸相比实在是相去甚远。

 

丝织机的演变

 

    织绸,是盛泽丝绸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家主业。

盛泽地区因电力工业起步较晚,故而直至上世纪30年代才出现电力织机,而此前的漫长岁月里,织造丝绸的丝织机为手工织机。第一代手工织机是“射梭机”,以后通过不断改进,陆续有了第二代的“手拉机”和第三代的“脚踏机”。

 

 

射梭机是最古老的手工织机,因为用手投梭,所以又名“手机”。明清以来,盛泽地区的射梭机有素机与花机两种。素机为腰机,因织造时腰臀部用力而得名、用以织造平素织物。花机为花楼机,即明代之提花机和清代之攀花机。花机之上设一花楼,操作时由一小厮坐在花楼上专司提花,另一织工在下投梭打纬,彼此配合默契。花机能织造不同图案的提花织物。

民国初年,日本式手拉织机及提花装置传入盛泽。手拉机用手拉动投梭装置,相比射梭机用双手抛梭功效提高一倍以上。拉梭机不仅门幅较宽,还能安装提花装置(俗称“木龙头“),使用纹纸系统织出花样,省却了一名挽花工,又不易出差错。

第三代手工织机是抗战胜利后传入盛泽的脚踏织机。脚踏机原为织布机,机身较短,经加长机身并略加改造后可用于织绸。脚踏机以脚踏为动力,故效率更高,但此时电力织机已逐渐普及,所以很快被淘汰,前后仅存在了二十来年。

民国四年(1915),盛泽春记正绸行行东在上海创设肇新绸厂,成为全国第一家电机丝织厂。此后,又有一批盛泽的绸行老板陆续在上海开设丝织厂,其中物华丝织有限公司1920年时已拥有电力织机200,还配套了缫丝厂和精练工场,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丝绸联合企业。

1930,盛泽镇发电厂扩容,供应交流电,电力织造具备了条件。当年,郎琴记绸行开设了首家电机丝织厂。自此起,电力织机逐渐推广普及。从手工织造到电力织造,不但提高了产量、质量,还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是丝绸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上世纪60年代以前,盛泽的丝织机均为建国前遗留下来的铁木织机。机型庞杂,60年代起逐步购进K611全铁丝织机,以替代旧设备,并成为全行业的主导机型。

1985年新民丝织厂引进了全镇第一批喷水织机,标志着盛泽丝绸织造设备从有梭织机向无梭织机过渡。随后,喷气织机、剑杆织机、片梭织机等各类无梭织机大量引进,至2008年全镇无梭织机总量达到8万余台,成为国内最大的纺织品织造基地。

 

五色三坊说染整

 

盛泽早年的手工染整业有“五色三坊”之说。五色指色谱齐全,三坊者一是指作坊间的染色分工,广义上又泛指练、染、轴三坊。

绸匹织成时多系生绸,须经练煮使成熟绸。以改善穿着性能并增添白度与光泽。练坊就专事此业。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卷二《乃服》“熟练”条载:“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练用稻稿灰入水煮,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盛泽的练坊多以桑柴灰及猪胰练绸,故称“灰练坊”。练坊设备十分简陋,常备者仅陶锅数只、七石缸十数只。民国二十八年(1939),功盛等21家灰练坊集资合营大成昌“精练坊”,采用纯碱等化工原料练绸,并局部采用机械操作。精练之绸白度好,不伤绸面,且提高了工效,故很快有人仿效,又开出了几家精练坊。精练与灰练两坊各有行规,划分业务范围,不得逾越。

 

 

盛泽的染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以收染成批整匹绸缎为主,称绸绫染坊;还有少数染坊专染零料,称衣着坊。明清时,染绸均用矿物及植物染料,至清末民初才逐渐改用化学染料。近代以来,盛泽可查考的染坊有数十家之多,其中以开设于镇东太平街的三太染坊历史最久,创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染坊之间有染色上的明确分工,洋红坊专染红黄等暖色,湖白坊染湖绿等冷色,元浅坊则专染黑色和灰色,因所排废水呈墨色,故又称皂坊。染坊的设备只是“一缸二棒”而已,另外,各家染坊还在门外空旷的场地上架起竹竿,以晾干染好的绸匹。

轴坊又名踹坊,是专司轴绸和踹绸的手工作坊。轴绸使用轴床,通过轴绸可以消除绸面上练染过程中留下的皱褶,使之平整挺括。踹绸的主要工具叫踹石,它是一块重约数百斤的元宝形状的石头,故俗称“石元宝”。踹绸时,先将绸匹卷于轴上,置放在凹形的承石上,再把踹石压在绸轴上。踹匠站立于踹石的两个尖端上,双手扶住两边竹竿,双脚不断晃动踹石,反复碾压绸轴,使绸面砑光发亮。踹绸的劳动强度极大,还需掌握一定的技巧,以前苏州丝绸博物馆还特意从盛泽请去踹匠作表演。现在恐怕已无人会踹绸了。

 

 

因为染整需大量用水,故而染整的作坊多开设于沿河的街旁,如镇区的中心市河及南新桥一带昔年就开设过许多家,至今尚存染坊弄、红坊弄、踩坊弄、红坊湾等富有行业特色的地名。

建国前,盛泽的练、染、轴三坊业主及工人均为绍兴籍人士,其所建行会组织有染红诸坊的华阳会馆和练坊、轴坊的绍兴会馆。行会划定各坊业务范围,不得跨业经营,并规定不收非绍兴箱子弟为徒。绍兴籍人士自成一体,称之“绍帮”。

建国以后,染整业几经改组后合并为一家盛泽染厂并逐步以机械替代了手工操作。至此,练、染、轴三坊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串名字。

2007年03月起至2009年05月《吴江日报》连载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