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所谓:皮坚肉厚,劈石撞树,抻筋劈叉,奋力腾飞,要求就求:上顶下坠,中间拉直,气沉骨坚。
王宗岳《太极拳论》也言:“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这说明太极拳身法的立身中正,是头顶劲上领与尾闾下坠沉劲同时作用于人体脊柱,形成对拉,拉直脊柱的结果。只有这样练拳,才能气血通畅,气沉丹田,身体放松,肉坠骨升,肌肉有弹性,骨头便坚硬,功力自然大。

"上顶",就是虚领顶劲,也就是“顶头悬”,指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就好像头顶上有根绳索悬着,又好像头顶着碗,不能摇摆,下颌要微收,尽量把脊柱调整成一条直线。“顶劲”一起,太极的“精气神”便出来了。
做到虚领顶劲,还要与松肩垂肘配合,形成对拉劲。:松肩指力不能聚于肩背部,力要使在臂肘前一节,不得滞重力沉,否则难于轻灵。

说的"下坠",是指尾闾下坠,目的是与头顶形成身弓对拉劲,抽直脊柱,而立身中正,进而气沉骨坚。拳要身架如钟鼎,意念像一口钟把身体都罩起来,这样气聚劲整。而尾闾犹如古钟中间的钟锤下坠,目的是与"上顶"形成身弓对拉劲,拉直脊柱,进而气沉骨坚。
说到"中间拉直",不免提到"吊裆"。人们常提练拳要提顶吊裆,吊档多为提肛,尾闾内收。而我之吊裆说是指脊柱如绳吊着裆,实为"掉裆",也可说是尾闾下坠。如此行拳,身正气沉,气沉身稳,身稳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