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乾隆这个皇帝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清宫剧中,他出现的次数还是很多的。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说他是一个好皇帝,治理国家很有手段,但也有人说他残忍,不过作为一个皇上,要是没点手段,那估计也坐不久。 而这也正是每位皇帝都头疼的事,即使坐上了皇位也并不能放心,还要时刻担心有人来抢,兄弟、大臣,就连后宫的妃子都是威胁。要是赶上年成不好,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话,还会爆发农民起义。所以皇上寿命普遍比较短是有原因的,要担心的事太多了,心累。 从“九子夺嫡”中脱颖而出的雍正可是个厉害角色,但是他在位期间,也有年羹尧这样的大奸臣。而康熙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在他年老的时候,也出现了儿子为夺位而不择手段的情况。但是乾隆却把这些事处理地很好,可以说是大清皇帝中做得最好的了,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乾隆很明白,百姓是一个大群体,要做稳皇位一定要先稳住百姓。为了防止百姓闹事,乾隆的策略是打一棒槌给一个枣。乾隆其实是非常善良的人,即使当了皇上看到灾情严重的奏折还会边哭边看,心软的他多次免除国家钱粮方面的税务,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所以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但这只是他的其中一面,一旦狠起来也很让人害怕,他有一个很变态的规定,那就是超过40人的上访活动就算是聚众闹事,为首的人一定会被处死,不问缘由。据说有一次苏州发生了旱灾,百姓民不聊生,这个时候黑心的商人还趁机抬高米价。没饭吃的百姓自然要抗议,领头的人就去知府那里告状,乾隆知道后立刻命令开仓放粮,但也把告状的人处死了。非常有原则,把有可能的事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们可能在电视上,或者说是书上都知道乾隆可以说是一个大孝子,他每天都会去太后那里坐一坐,如果有时间的话也会陪太后一起吃饭,而且出游的时候,也都会带着太后,可以说是对太后非常的好。但是有一点,他是绝不允许太后干预他的朝政的,还有就是不允许太后身边的太监或者宫女去谈论朝中的事儿。 而且乾隆对于后宫的管理,对于宫女太监制定了非常多的考核。所以说他在位期间从来没有出现过,太监会干涉朝政的事情。任何有苗头的事都会被他扼杀,所以才有他长达六十几年的政绩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