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诗坛之怪状录

 我的小夜曲 2019-01-27

    曾经有编辑邀我写一篇关于现代诗坛现象的文章,我当然不敢应答,我是一个写作者,不是批评家,不懂评论。这两年生活安定下来,才有更多时间去关注诗坛,看到的林林总总,冲动起来就斗胆谈一点感想,有运用了不恰当的语言,或阐述过程中逻辑不够严密,愿大家能理解这只是一个诗人的第一次业余杂啐。


一、固步自封,圈地为王。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诗歌论坛从兴起到鼎盛时期最后没落,全国民刊也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广西就有《自行车》《扬子鳄》《漆》等,当时刘春还在《扬子鳄》中把我放在头条推出,也是我首次在纸刊上发表诗歌,数量有十二首。当时,很多有才华的诗人,都通过网络发表得到关注。印象中广西《自行车》就有一批很有才华的作者,遗憾的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很多人都与论坛一同消失在大家的视野?没有了论坛的纷繁热闹,诗人们纷纷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在此期间,有人放弃诗歌写起小说,也有的人弃笔从商,原因理由各不相同。


    这几年广西诗歌对中国诗坛的冲击,明显不如新世纪论坛时代,可能是诗人自己的定位有关。如果你只想在某个区域争王,在某个省份诗歌圈子里混出点名堂,你的写作可能就很难获得更多的突破。尽管批评家们在评论某个区域或省份的诗歌,不会把你遗漏甚至逢写必提,但并不代表你就写得有多好,那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衡量。


    毛姆说过:文学的最高形式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终极目的。它是人的心灵最崇高的活动。因此,写好一首诗,除了要求鲜活的语言,新颖的手法,独特的视角,语言的现代意识,还要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智慧。如果你认为写诗太容易,你不是天才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无论我们要写什么内容,前人或多或少都有涉及,若我们还用陈旧的方式和呆板的语言去表现,诗人的名义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艺术的本质是以创造性而存活,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任何类型的艺术形态,都有其独特的个体存在方式,不能在此基础上有新的创造建树,你就不是真正的诗人。唯有不断创造拓展,在摸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人特别喜欢凑热闹,诗人也不例外。诚然,正常的交流也没什么不好,有些人就喜欢搞小圈子,利用所谓的小团体来打压和排斥异己,在小团体里充当老大,即使多年不写或写不出,仍霸着头排交椅不允许被冒犯。真正的大家不是靠吹出来,最终都有经得起考证的文本。当然,选择单个体方式存在,必须学会承受更多的压力,耐得住心灵的寂寞。没有人说你的好话,你写得再好,人家的同党也不会认可,所谓的评论家对你视而不见。唯一让你坚持的,是那颗对艺术无比热爱和执着的赤子之心。有人因怀才不遇,四处碰壁,经受不住种种排挤打压,带着伤心和绝望离开。因此,一个优秀杰出的诗人,内心必须强大。


    说起来,广西诗歌的环境还不错,广西文联和广西作协近两年来,不仅提供资金奖励优秀诗人,对可塑性强的作者的文本还给予经费扶持帮助出版,无疑这是非常的正能量和鼓舞人心的远见之举。诗人们应该抛弃只为眼前利益的思维和思想,把视野放宽,把目光抬高,写出无愧于时代和社会意义的作品。我在和钟世华的专访中说过:历史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个路口,相信每一天都有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一天。


二、不懂装懂。


    常有读者说读不懂诗歌,不知道诗人写什么。通常我的第一个反应,读不懂就把它扔掉,读者不需要也没有义务听你解释。其实,有些诗歌不仅读者不懂,连作者都说不清楚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鉴于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经常看到评论家们这样评一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犀利,让人回味无穷;语言流畅,思想深邃,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等等;这类点评技巧,都可通用在那些读后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诗。当然,也有懂却装不懂的,久而久之,此类怪现象便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举例一下:


南方有南风


南风吹着南方

几只鸟儿在村上鸣叫

逝去的往事

奔跑在回家的路上

火车的汽笛声

以时速一百公里

刺破宁静的晌午

春天还没来到

南风吹着南方

直到夜晚降临。


    不管你读懂与否,只要你把上面提及的那些点评技巧套上来,没有人会说你不懂诗歌。恰恰像这种貌似包含庞大信息却又不知所云的诗,很受编辑们的欢迎,自然要发表就不难。我不否定诗歌发表的意义,但诗人若老是写一些看似包罗万象却又没头没脑的文字,不反省也会有人站出来怀疑你的写作动机。值得把握诗歌发表的喉结的编辑们好好思量,如何充分利用好越来越稀有的平台和资源,警惕或远离那些装神弄鬼故作高深实际上却空洞乏力的伪诗歌。好诗人需要有担当,好编辑更要如此。


    我们来对比,看看九十年代初在广西倡导先锋诗歌写作、九十年代末淡出诗坛下海经商,最近归来的广西先锋诗人荣斌的新作:《原谅》


每天,临睡之前,请闭上眼睛 

让身心浮靠在平和的水面

学会沉静下来

学会返躬自省

学会宽容,坚忍,以及原谅


原谅所有的人和事

原谅所有的过错与冒失

原谅阴沉的天气

原谅没有阳光的早晨

原谅姗姗来迟的脚步

原谅别人的傲慢与偏见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十全十美

原谅它的偏袒与不公

原谅多舛的命运

原谅零乱不堪的既往

被打满补丁的未来

原谅崎岖而坎坷的道路

以及,路上被鲜花覆盖的陷阱


没事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缺点

原谅人心的叵测

与生俱来的自私

原谅苍白的借口

原谅恶毒,工于心计的目光

原谅没有防备的伤害

还有被善良虚掩着的预谋


除此之外,你还要原谅

无端的猜忌,背叛的情感

原谅谎言,原谅诋毁

原谅没有兑现的承诺

原谅排挤和质疑,并且

原谅懦弱与卑微的内心

原谅那些,高高在上的面孔

原谅他们的世故与无知


与荣斌九十年的诗歌相比,这是他回归后化蛹成蝶的一次漂亮的转身飞翔。朗朗上口,朴质无华的语言中呈现出一个男人经历沧桑沉浮后的大情怀。


    一首好诗,首先要读得懂。也许有人说,你读不懂不代表别人读不懂,你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那你去读唐诗读李白杜甫,他们的诗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就不需要我赘言。直白点说,虽然我没吃过红薯,你若把它放在我前面,我还是能够分辨得出它的真假,有没有烂掉,什么地方坏了。当然,有些好诗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一定会让你明白一些东西,让你豁然开朗。能不能达到这个高度,相信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因此,中国诗歌之祖,就是“口语诗”。伊沙曾经说过:先锋是传统的证明(大意)。


三、批评家的没落。


    其实最令人失望,还不是那些自我陶醉不思上进的诗人,而是批评界。这些年真正有效有建树的诗歌评论越来越少,甚至变成了稀有产物。某些所谓批评家偶尔拉开架势,始终逃不掉过程中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和结束时的不痛不痒,所罗列的名单,无外乎一帮庸才熟人朋友,批评变成了人情。真正的好诗歌不被关注,好诗人被边缘化。评论不是排队领奖,批评家的职责不是给诗人施舍所谓的“荣誉”(也没资格),批评家要有批评家的底线和良知,才能真正为现代诗服务。


    当批评家们都忙着走穴赚取外块,无暇顾及本职工作与责任,有使命感的诗人不得不扛起批评的大旗,如徐江的《“现代诗”与“新诗”》、《现代诗与21世纪》;沈浩波的《当代中国诗歌中的四种虚荣》,无不清醒指向现代诗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而伊沙的《口语诗论语》,应该是二十一世纪中国诗歌最伟大的诗论。


    当这些诗人们为现代诗的未来操心,不顾个人声名得失,不遗余力熬夜疾书,请批评家摸摸自己的良心,你是要丢失手中的笔杆子去摆地摊?还是要承担起时代赋予你的使命,说几句真话干几件实在的事实?


四、再正先锋诗歌之名


    说到先锋诗歌,很多人就会想入非非。好象先锋诗人就是一种与世格格不入的“怪物”,绝对是误解。先锋诗歌的本质就是回归:语言的回归,诗意的回归,姿态的回归,用最日常的语言打捞生命里的疼痛和光芒。九十年代初那些所谓的先锋诗歌,多是用语言营造先锋姿态(代表诗人欧阳江河、陈东东等),九十年代未到新世纪以来至今,先锋诗歌则脱下了传统新诗语言的空洞,回到日常鲜活的场景中寻找诗意,让文字变得更加细腻真实具体可靠,通俗易懂而耐人寻味(代表诗人沈浩波、徐江和早就成名的伊沙和韩东等等)。


    在我看来,从九十年开始,先锋诗歌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丑化,制造种种假象,让人误以为“操B”“性爱”“乳房”就是先锋诗歌的代名词。不否认有诗人写过类似作品,但万物皆是艺术之根,应该包容并理解那些探索性的作品有必要存在的作用。我们不防看看徐江的《此岸》:


网页边上

浮现的

诗人的照片里

有几位故去了

但他们在那里

笑啊

用生前

大家很少见到的

表情


其干净凝练的语言以及新奇的形式,给我们带来冲动和愉悦之余,回味无穷的画面感中,他“用生前/大家很少见到的/表情”这种戏剧性的角色的转变,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批判和嘲讽,让人拍手称快。再看荣斌的另一首新作:《一个坏蛋的泡妞笔记》:


我准备把一个美丽的笨女人

骗上山

骗到很高很高的山上

必须是海拔一万米以上

不,必须是两万米

这还远远不够

我带她攀援的山顶

必须要有云海

必须要有日出

必须要有一场不大不小的雨

这无边无际的高山

必须静美无比

必须接近天堂

至少是毗邻神灵的地方

我让她傻站在峰峦之巅

让她幻想自己

已经变成仙女

让她仰望

让她陶醉

让她情不自禁

让她飘飘欲仙

让她忘记一切烦恼

让她抛弃红尘俗念

然后,我悄悄溜下山

独自闪人

不带走一片云彩


把诗歌写得如此新颖独到,如此幽默风趣地把个人体验与诗意的艺术完美融合,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是必须彻底放下偏见的时候了。那些故弄玄虚和装神弄鬼只是伪先锋诗歌,真正的先锋诗人是邻家大叔大婶和一群正在健康成长的孩子,他们比任何人都热爱生活,并且关心国家的生死存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